今日中国


为中国绘就发展新蓝图


2012-12-18 11:40:57     作者: 本刊记者 李五洲    字号: T|T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简言之就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十八大上新修订的党章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新的指导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解决中国今后面临的发展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仅来自10年来取得的上述成就,更来自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在改变中国命运方面作出的努力的尊重和信任——中国人普遍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过去曾遭受西方列强欺辱、经济非常落后的中国如今已变成了世界经济巨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这种自信同时也来自于自身拥有的8200多万的党员队伍。虽然其中有不够先进的,也有腐败分子,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分子。据中组部的材料显示,最近5年评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共产党员所占比例均超过85%。包括一些外企对在企业当中建立党的组织公开表示欢迎和支持。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十八大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说,“美国安利公司的美方高管向中方反映说,在企业起先进模范作用的大多是共产党员。现代汽车公司的韩方总经理也对我们说过,企业中优秀员工不一定都是共产党员员工,但是共产党员都是优秀的”。

但是这种自信并不表示今后会墨守成规。相反,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共中央新一任总书记习近平15日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要求“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下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着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十八大提出还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如提高基层人大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拓宽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等。

提出“生态文明”新目标

本次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自信的承诺。这也表明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不再遥远。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首先是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具体而言,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40万亿人民币,到2020年翻一番约为80万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约为13万亿美元;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大约可达到4-4.5万元人民币;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2-1.5万元人民币。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青连斌认为,到建党百年(2021年)时,中国应已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解决民众养老的后顾之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人们的医疗担忧;建成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者的生存危机。

而经济指标并不是衡量小康的唯一标准。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即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也是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提出的。

十八大报告还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报告用专门章节、大段内容提及“生态文明”,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不断消耗资源和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对于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是个痛苦的抉择,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发展将走上新的道路。

根据已经公布的有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约1.5万亿元,优先实施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开展一批环境基础调查与试点示范;投资近2.4万亿元,用于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据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投资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这可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在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都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到2020年,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有望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

与过去相比,中国的发展将从关注经济数量增长,转为注重质量效益;发展目标也从过去的GDP挂帅转向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这些顶层设计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为未来勾画出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指导未来,十八大使中国未来的路更清晰。那就是在更加民主化的政治体制下,以创新为主导,实现更有内生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公平、共富、宜居的现代化社会。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