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筑梦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畅谈“中国梦”


2013-03-07 11:15:18     作者: 中国外文局时政评论组 沈晓宁 王众一 段非平    字号: T|T    来源:

会场撷梦

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来自34个不同界别的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带着超过1000件提案参加了为期9天的会议,开始履行他们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

在他们的提案中,有的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有的反映社情民意,也有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建言献策。这些提案与会场上委员们热烈的讨论,不仅反映出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也表达了各自对“中国梦”的畅想、理解和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超级稻专家袁隆平在谈到他的中国梦时说:“我做过两次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我的亩产 1000公斤 早日实现,然后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向更高的11001200公斤奋斗。”

新任委员姚明的“中国梦”是体育重归教育,真正发挥锻炼体魄、启人心智的作用。

“争取在建党100年实现高中义务教育,新中国成立100年能实现大学义务教育,希望实现教育的中国梦。”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这次带来的4件提案中有3件都是关于教育的。其中,他特别为推进民办与公办学校的教师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进行了呼吁。

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德基金会会长周幼马畅想道:“我也有一个中国梦,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走向美好明天。”作为律师,施杰委员希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司法审判公正,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让中国的老百姓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委员们一份份真诚的梦想,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和能量,推动着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全面进发。同时,这些丰富而具体的梦想汇聚在一起,使得“中国梦”变得更加现实、饱满且美丽。共同筑梦、共同圆梦,成为中国在当今时代唱响的主旋律。

来自四川餐饮界的民营企业家严琦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筑梦之路

2012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计划。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让中国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国强民富的美好前景,也向世界明确传达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

如何将这个宏伟计划变为现实,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前实实在在的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委员们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各自领域的现实与前景做了理性的思考,把中国的发展与对世界的贡献相结合,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转型与改革的突破。在他看来,中国的转型与改革远未完成。未来10年,中国将继续获得成功,但需要防范“成长陷阱”,需要以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与改革: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使多数人能够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使市场保持充分的活力和效率,使资源环境可持续,使政府能够以公共服务为中心。

“这就需要在‘消费主导、民富优先、绿色增长、市场导向、政府转型’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中国的二次转型与改革,与一次转型与改革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更具有历史挑战性。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迟福林委员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德展则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较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将继续扩大。”他建议,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政策,使农村能够更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不仅要实现倍增,还要实现几个翻番。他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学习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兴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场,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对于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课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委员提出,要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应该不断鼓励艺术团体推出具备国际文化素质的艺术作品,加大对创作人员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全国政协委员、电影演员成龙谈到:“我的很多外国朋友认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特别好,他们每次来中国,连筷子和调羹这种小东西都要带回去。这种受欢迎程度表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自有它的道理。但是,中国文化不走出去,永远不会被人所理解。”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建议,中国作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要有与其身份和实力相适应的设计力量,要拥有一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设计师队伍和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积极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