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穿越历史的中山堂


2013-05-16 15:25:16     作者: 闫晓虹    字号: T|T    来源:

而在这样的一天,“台北公会堂”,更“有幸”亲历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殖民时代的结束。

台湾光复以后,“台北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并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其内的“大集会场”、“大宴会场”、“普通集会室”也相应地改为“中正厅”、“光复厅”和“堡垒厅”,这里曾召开“国民大会”,是当时台湾各界重大集会的首选地。

台湾光复后的翌年——1946年,蒋介石在中山堂对着台湾民众代表3000余人发表铿锵的光复节演说;之后,他又走向中山堂外的半月形广场,对着聚集在这里的10万台胞挥手致意,笑意盈盈。

 
中山堂的小公园里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青铜像

战后初期的中山堂也是台北最为重要的表演场所之一。1946年底,欧阳予倩率“新中国剧社”来台公演时,既选址此地,众成员见其恢宏气派,惊呼为系多年未见的设备齐聚的近代化大剧场。

然而,好景不长。和台湾诸多知名的历史建筑一样,中山堂也没有逃脱大起大落的宿命,它甚至还一度遭遇废置冷落。及至1992年,中山堂被列为二级古迹,暂作为静态保存;直到1995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观念,采取动静态保护相得益彰之举,除维持建筑物的原封不动外,也开始对一些老旧设施进行维护整修。

2001年,台北市正式成立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被明确定位为传统艺术的艺文中心。由于中山堂外的广场呈半月形状,非常适宜大型传统戏曲演出,所以这里又经常举办有传统戏剧展演,并且,“台北国乐团”也长驱直入进驻,此外,它还当仁不让地成为台湾市民论坛的固定场地。

走进历史

阳春3月的某日,因参加台北市文化局的“文化就在巷子里”的活动,我得以走进大名鼎鼎的“中山堂”。

在“中山堂”这个恢宏庄严的建筑里逡巡时,可注意到它是运用多重的立体小建筑而组合出了宏伟的整体形状,由此其整个构架在没有庞杂外观的装饰下,也可显得千变万化,耐人寻味。阿拉伯风格的拱窗和台湾本土的陶瓦和谐混搭,东方的神秘韵味颇为浓厚;而运用不同色彩面砖在外墙拼搭成的各色花纹,也极尽缤纷迤逦,令人目眩。

而当我步入开会的场所“光复厅”时,不由得又深深屏住呼吸,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虽然,期间的一切已显得老旧平淡,但是,这里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廊柱和檐壁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因为,这里曾是当年“中国战区台湾省接受日军投降典礼”的所在,而期间陈设的一切,是一段中国人难忘历史的活生生“见证人”,当其他的亲历者都已化作尘烟随风而逝以后,它们却依然不动声色地、坚定地挺立在这里!

从“光复厅”走出,只见正对着大厅二楼与三楼间的楼梯前中央墙壁上,镶嵌有著名艺术家黄土水的经典作品《水牛群像》,它惟妙惟肖,尽现台湾乡间田园的美妙闲暇牧歌情景:三位牧童和五头水牛正欣然相伴,和睦共处,水牛的苍劲有力与牧童的温情恬静动静相得,掩映成趣。

和中山堂的“光复厅”一样,现如今的“中正厅”也已化作台湾文化表演活动的场所,而二楼的“堡垒厅”则以公办民营的方式承租,摇身变成主攻餐饮的堡垒咖啡厅。据说,这里进门左处的明星厅,其内隐密的包厢曾是宋美龄喝英式下午茶的地方。

而今,一层已改为音乐厅的音乐堂,正开着一场对公众开放的公益音乐会,里面的音乐声声入耳,而外面的走廊上也没有过往的闲杂人等,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当我来到“中山堂”外的那个半月形广场时,又不由得感慨系之。试想当年,在“中山堂”二楼室外的那个偌大的天台上,蒋介石曾俯视着汇集在这里高声欢呼的人群,但如今,此情此景不再,取而代之的已是无边的静谧与静默了。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