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钱荒”之后


2013-08-12 12:59:18     作者: 曲成    字号: T|T    来源:

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空转

6月下旬以来,随着央行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已恢复平稳运行,隔夜拆借和回购利率已分别回落至正常水平,但“钱荒“暴露出来的资金空转问题引起人们重视。截至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货币存量逼近百万亿元大关,而且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8万亿元,但资金周转效率低下,经济增长乏力,资金空转问题凸显。

而且,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经济下滑,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各省市则推出了累计超过10万亿的投资计划。据信用评级机构惠誉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信贷占GDP比率在5年内从75%上升至200%,从9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

但大量的资金没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新兴行业、“三农”、小微企业多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痼疾。很多钱没有如预期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留在金融系统里空转套利,或是沉淀在一些诸如地方政府债务、虚拟票据、房地产等领域。

内蒙古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近几年做大做强同业业务几乎成为银行机构的共识,支持实体经济反而退居其次,其背后的助推力量就是同业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长,这种表面的繁荣容易让银行沉溺其中。但无论是同业资金空转,还是房地产、融资平台领域,银行资金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据了解,近几年银行间市场快速发展,使得银行可以通过同业拆借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机构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再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将资金投入其它类似影子银行的高收益市场。只要合理安排好到期资金计划,通过循环往复的交易,银行就可以实现套利。银行的同业业务规模现在已占据银行资金的10%左右。

而且资金空转在加速,数据显示,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迅猛,其中银行新增贷款70%以上是票据融资,甚至出现动用隔夜拆借资金做票据贴现的情况。与之相对的是一般性贷款增加很少,这说明很多钱没有落到实体经济中。

中央决策层已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一个多月时间内三次提及“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他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新一届政府已经注意到,依靠以往的货币“放水”与外部“刺激”无法让经济恢复内生性动力,只有去杠杆、压债务、练内功、盘活存量,才能让流动性转起来,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使经济逐渐回归健康常态。

多举措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7月以来,“钱荒”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最近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研究金融怎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在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同时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如此说道。

7月5日,国务院发布《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金十条”,将采取十项重点措施“盘活存量”,其中包括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探索发行企业优先股、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项目、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

“金十条”最大的看点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步伐缓慢,这不仅不利于民间资本的健康发展,更对中国金融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此次“金十条”的出台有助于打破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障碍,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不仅将改变中国银行业缺乏竞争、垄断严重的现象,也能更好地解决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尤其是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7月15日,中国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意义重大。为此,央行将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据了解,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2.25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28.6%,较去年同期和上月分别提高0.4和0.2个百分点。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

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业界普遍认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盘活存量”不仅仅限制在金融系统之内,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将更多财政闲置、沉淀的资金引导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在业界看来,最具争议的还是金融系统,“要让银行把钱投到实体经济只是泛泛号召效果并不大,作为企业的银行,一定会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苑德军认为,必须进行金融改革:首先,要建立一些制度规则进行宏观调控,避免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尤其对政府融资平台,要有过硬的调控手段对其进行严格地监管;其次,要改善实体经济的盈利状况,让银行为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苑德军表示,此前银监会发布的“8号文”,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产品进行了量的限制,但是对同业资金投资非标产品则没有类似的规定。所以银行理财产品被堵住之后,银行便开始通过同业资金大量做非标业务。因此,对于同业业务进行规范的政策,应从杜绝“空转”、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要考虑得更为全面。

但也有学者认为银行去杠杆时机有待商榷。“去杠杆消灭坏账不是重点,先将实体经济增量做上去才是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斌认为:目前看宏观趋势不会太好,因为当前没有新的增长动力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制造业扩张拉动服务业发展,也推动财税增长,但危机之后,工业部门增速放缓经济发动机熄火,从2008年至今如果不是政府刺激,经济面可能更难看。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