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新奇 古厚 拙朴——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


2014-08-06 15:06:31     作者: 薛永年    字号: T|T    来源:

杨晓阳简介

1958年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十多年来,不仅国画界侈谈写意,而且整个美术界都大讲写意。如果把写意看作民族艺术精神,那么写意在口头上和书面中早已回归,然而在艺术作品里似乎并非如此。拿众多大型美术展览的中国画而论,尽管借古开今型、融合中西型、实验水墨型三型俱备,但融合中西的水墨写实一类,在人物画中越来越具压倒优势,画家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获奖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少借古开今的写意人物画、某些以人物为题材的实验水墨作品,也在不同程度地向水墨写实形态靠拢。但是,切实讲求“画外意”而且追求文化积淀的写意人物画,不仅数量颇少,而且难得新意盎然,不免处于容易被忽略的边缘地位,导致了中国画乃至美术生态的失衡。

 
关中正午 200×190cm 2003年

恰恰在这一时期,杨晓阳的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在西北异军突起了。他的作品以宽泛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引起了画界的聚焦、观者的热议和论者的不同评价。这是因为,杨晓阳的这种水墨人物画,不是情节性的绘画,也非主题性的绘画,更不是写实风格的绘画。他没有环境的描写,而是集中刻画人物,那人物又缺乏外表的漂亮,所以看惯了写实绘画的观者未必适应。他的这种人物画,不是齐白石等老一辈写意画家那种传统风貌,不借助古人的图样和程式,不纯粹以线来造型传神,也很少凭借题诗题词来申明立意,因此习惯于欣赏明清以来传统风貌的人物画者,也不见得就能够把握杨晓阳人物画的内涵。

 
面壁图 138×69cm 2011年

他的这种大写意人物画,人物有老有少,性别有男有女,题材有古有今,一律只画人物,以空白代背景。尽管主观上越来越追求较大的概括幅度,越来越谋求超越一时一地的所见与所感,但实际上总与他多年生活的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民血肉相联。可以看到,他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无论画关中正午的田头小憩,画充满憧憬的农民工,还是画长夏风日的朴实老少,都既表现了古往今来农民的质朴、宽厚、纯朴之美,又赋予了超以象外的意蕴。此外,他也画老幼妇孺耳熟能详的典故与诗词,画春风又绿与母子情深,画积淀了传统文化和美学风范的人物,画怀素学书和达摩面壁,讴歌超凡的精神境界,表达深层的民族情结,阐发历史的智慧。

杨晓阳画中的人物,不拘泥于形似,特别着意于“大象”,简括而不失细节。他的《关中正午》,省略了田野村头的背景,出之以大笔大墨的浑成,猛一看像山石布列,细看都是坐着的农民。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有吃饭的,静坐吸烟的,抱头小睡的,还有玩耍的儿童、凝思的少妇。人物“以神写形”,致力于“删拨大要”,但刻画面部和双手,绝不掉以轻心。如果说,头和手的积点成线依稀带着来自刘文西的痕迹,那么山石画法的笔酣墨饱雄放自然,也多少有取法于石鲁、赵望云长安画派的来源,但他进一步把传承有自的勾勒法、勾皴法、泼墨法、破墨法和积墨法整合为一,突出了碑学书法意味的力之美,以及草书入画的使转随心,彰显了一定的塑造感,形成了简毅、峻朴、雄厚、静穆而富张力的自家风貌。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8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进程波澜起伏,但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通航、贸易未曾中断,并延续传承而惠泽今世。

更多>> 深度报道

泉州:一座与 ...

到唐代,泉州已经是中国著名的海港口岸。宋元时期,泉州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一起,成为世界性的两个贸易大港。

新“海丝”, ...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进程波澜起伏,但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向通航、贸易未曾中断,并延续传承而惠泽今世。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