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敦煌的保护、研究与对外交流


2013-07-15 17:02:11     作者: 本刊记者 唐书彪 李国文    字号: T|T    来源:

樊锦诗说,崖体渗水是壁画病害的主要原因,壁画的主要材料是草泥,泥巴一碰到一定的湿度就会膨胀,干了后就会收缩,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使壁画产生了许多病害。崖体加固工程的完工,降低了危岩坍塌、雨水入渗对洞窟文物的破坏。

在风沙防护治理方面,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合作,摸清莫高窟风沙运行规律,在其崖顶采取高立式尼龙栅栏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棉花梗或麦草为材料的草方格沙障固沙,砾石压沙,并建设滴灌系统和输水管道等综合措施;形成了综合防沙、治沙体系。经过20多年防治,使莫高窟沙尘减少75%以上,减缓了沙尘对崖体、壁画和彩塑的磨蚀。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在前往莫高窟的路上,明显感觉当天风沙刮脸,到莫高窟景区却只感觉到微风吹来,不见沙尘。樊锦诗说,前些年,每当刮起大风时,莫高窟洞窟前面因为鸣沙山上的沙尘飘下,仿若一道沙帘罩在崖前。

运行了20多年的莫高窟安防监控系统,因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原因,已无法胜任现代安防的需求。2009年7月启动的安防工程,构筑了一个防范能力更强的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全面覆盖了莫高窟所有洞窟和窟区要害部位及馆藏文物,具有报警部位显示及图像、监听复合等功能,可对布防区域进行全面有效监控。樊锦诗说,我们对所有开放洞窟建立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进窟人数等项指标的微环境监测系统,为开放洞窟和游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游客观看洞窟壁画,讲解员的讲解至关重要。樊锦诗说,向公众弘扬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石窟文化,需要以研究为基础。如果不研究清楚壁画中人物和画像的故事背景,讲解员讲不清,那么,游客只能看热闹,不能体会到敦煌文化的魅力。

关于敦煌的研究,中国学界泰斗、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权威学者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樊锦诗说季先生讲的很有道理,欧美、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都研究敦煌,在国际学术界共同推动敦煌学的发展。樊锦诗又说,敦煌研究,中国有自己的优势。

敦煌研究院承担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仅就敦煌研究而言,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从历史、考古、宗教、民族、艺术(包括绘画、彩塑、音乐、舞蹈)、科技、服饰、家俱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十年本院学者出版著作35种、学术性院刊《敦煌研究》自1983年创刊以来,至今已出版137期。

 
莫高窟第45窟西壁佛龛内菩萨 吴健/摄影

20世纪60年代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科班出身的樊锦诗,善于运用考古学的地层学上下层叠压关系,排出遗物相对早晚的序列,及考古学的类型学分类排序的方法,排列出遗物的年代序列,为莫高窟现有洞窟排出相对年代的序列,然后用有确切年代的实证来推定其绝对年代。

樊锦诗领导主持敦煌研究院已经15年。她在前人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敦煌研究,尤其是对洞窟的基础研究。近年来,敦煌研究院的考古工作人员在樊锦诗的带领下,开始对洞窟按计划进行精细的记录,最后形成考古报告。2011年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便是这一浩大工程的初步成果。该研究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编撰工作于2010年完成。报告分上下两册,以文字、图片、测绘图等形式,详细记录和解释了敦煌莫高窟第268、272、275窟等11个洞窟的石窟档案。

据樊锦诗介绍,《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事关敦煌石窟各项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各分卷考古报告通过多学科结合,以文字、测绘图和摄影图版等多种方法,完整、科学、系统地逐窟记录洞窟位置、窟外立面、洞窟结构、窟内不同时期的塑像和壁画、洞窟近现代的修缮、洞窟保存现状以及附属题记、碑刻铭记等全部内容。

《敦煌石窟全集》计划编撰100卷,工程浩大,将分卷陆续编撰出版,《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的编撰工作进展顺利。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