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我的新疆纪行


2013-08-12 12:54:25     作者: 人民中国杂志 井上俊彦(日本) 图|本刊记者 虞向军    字号: T|T    来源:

新疆的热情好客

采访过程中,感知新疆产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中南亚各国对新疆的关注给我很多触动。然而回到北京以后,不知为什么,当地人热情的款待却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中。

以前,去过我的家乡—日本北海道旅行的北京游客曾经给我看过他在土产店和帝王蟹的纪念照,他说:“为了让我能够拍好照片,店员特意从水里取出一只大个儿的帝王蟹为我摆拍。然而如果是在中国的话,仅仅照相却不买,那肯定是要被店员拒绝的。”他说他被北海道人热情的款待深深感动了。我想说,其实在中国也能体验到同样热情的款待。

 
喀什郊外葡萄园中的维族少年

喀什街头的老式理发店

漫步在喀什街头,随走随拍。我发现了一家很怀旧的理发店,于是走进店里,修胡子的店主面对我的镜头时唯一关注的是“一定要好好地拍我的手艺哦”。街角玩耍的孩子们则更加直白,他们面向镜头时一定会绽放出笑脸。来到喀什国际观光文化美食节的会场,这里最忙碌的要数厨师们了,但不论是谁,不论有多忙,他们总会尽力地配合着摄影师和记者。有一个正忙着将刚剖开的鱼在炭火上炙烤的年轻人看到我的镜头时,他不顾炭火炙热而把鱼放到易于拍摄的位置,任那火炭烤胳膊,却笑着摆好姿势看着镜头。当时的炭火一定特别烤人吧。当我拍摄炉烤包子的时候,店里的大叔微笑着示意我多拍些炉子里面的美食。

 
喀什国际观光文化美食节中的烤鱼摊档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中展出的楼兰古国女性干尸

还记得参观高台民居的时候,我去拍摄那里的夜景,有个少年看见我拿着单反相机,于是凑近我说:“让我也拍一下吧”。经常行走于世界各地,见过各色人等的人一定明白,这时候一旦把相机交给那孩子,他很有可能立刻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然而你却完全不用担心新疆的少年会做这样的事情。那少年热心地让我和他的哥哥站好了,然后按下了快门。看他如此热衷摄影,我便教给他一些使用单反相机的最基本的手法。事后我想,也许20年后喀什会诞生一位出色的摄影家,那其中也必有我的一份功劳吧。

此外,我还走马观花般去了些喀什的药店和便利店,也时常有人自然地与我搭话,问我是为“喀交会”而来吗,或是问我从哪里来的。缘何这里的人们对待外来的客人如此开放能容呢?我想你一定很快就能联想到地域特色,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多民族交融生息的丝路古城,联想到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便热情好客,进而联想到这里古老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现如今,随着新疆与中南亚各国交流日益扩大,每一位好客又朴实的新疆人都出色地扮演着民间外交家的角色。想来,那位北京人在北海道感受到的热情与款待,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新疆也能感受到吧。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