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仅一年,埃及再回“革命”原点


2013-08-12 12:44:00     作者: 本刊特约撰稿、《人民日报》驻埃及记者 张梦旭    字号: T|T    来源:

埃及将在未来9个月内举行新的总统选举。埃及民众求变的愿望非常强烈,对政治领袖的施政也非常缺乏耐心。以这两年的经验观之,一个新总统与民众的蜜月期只有3个月,它在这3个月里不能够带来新面貌的话,反对其的示威规模会越来越大,直到将他赶下来。从目前来看,伊斯兰政党在首秀中已经获得了惨败,下一轮总统选举基本上没有获胜的希望了。埃及人民更加青睐的是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开放的思维的世俗派政坛老将,这样的人才能同时获得民众和军方的双重支持,施政更加顺畅。

但是,无论未来谁来管理埃及,他都将面临的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破碎的烂摊子。在政治上,他面临着伊斯兰政党的不合作甚至日复一日的示威游行。在经济上,“革命”两年来,埃及经济几近崩溃边缘。尽管部分海湾国家日前承诺向埃及提供120亿美元的贷款及援助,但是这只能解燃眉之急。埃及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在于毫无竞争力的工业、繁琐复杂的投资程序、导致政府赤字居高不下的补贴项目以及不稳定的政治环境。解决埃及经济的问题,必须从体制层面上进行改革。但是埃及的困境在于,经济上的低迷促使民众不停地示威,政治上的不稳定又促使着经济进一步低迷。

或将改变地区整体政治风向

穆兄会的下台对散布在中东多国的穆兄会分支机构是一大打击。穆兄会是政治伊斯兰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在突尼斯、巴勒斯坦、摩洛哥、叙利亚、约旦等多国拥有分支机构,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同穆兄会在意识形态上也很接近。“阿拉伯之春”后,以穆兄会为代表的伊斯兰政治力量大行其道,在多国的民主选举中拔得头筹。

这次穆兄会被赶下台至少说明了,该组织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阿拉伯多国在几十年的威权统治中,一直走的是世俗化的发展方向。民众从根本上而言看重的还是政绩,他们不愿意回到《古兰经》倡导的中世纪生活中去。政治伊斯兰势力在未来能否翻身,最根本的一条看的是其能否提出使国家走出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的改革思路来,一味追求权力、回归宗教的治国方略不得人心。但是至少从短期来看,政治伊斯兰势力在民众中的声誉已经大幅下滑,“阿拉伯之春”国家的政治风向有向以军队为后盾的有限民主道路上回潮的趋势。

对于中国来说,埃及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第一个建交国,中埃建交56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一致。两国的友谊深深扎根于人民友谊当中,中国在埃及民众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中国为埃及援建的国际会展中心、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就像活名片一样塑造着中国在埃及民众中的形象。穆尔西去年当选总统后,把中国最为了受访的世界大国。可以预见,在未来无论是谁在埃及当政,中埃友好合作关系都将保持下去。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3-12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