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今日视点
港澳台侨
经济视野
图片报道
社会聚焦
文化广场
漫画
绿色家园
旅游天地
地区平台
 
2002年4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港澳台侨 >

港澳台侨

探访台湾期刊业


插上音乐的翅膀

                  徐晓燕 付国勇 

秦文琛:1966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岁起学习音乐。198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朱践耳先生,1992 年毕业后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执教。1998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的资助赴德国留学,2001年在埃森国立音乐学院以第一名(满分)的成绩获得德国作曲最高文凭。同年9月回国后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副教授。作为我国年轻的作曲家,秦文琛以其数量颇丰的创作,大胆的音乐探索精神以及频频在国际作曲比赛中获奖而引起音乐人士的广泛关注。

2001年7月,秦文琛以第一名的成绩(满分)毕业,考试答辩之后,埃森音乐大学的校长Engel Till对他说:“我对您作品中体现出的强烈的东方色彩和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以及您控制音乐的能力感到惊讶”。回首几年的留学,秦文琛认为十分值得,也非常必要,他觉得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就像是在湖面上看倒影,既看到了风景,也看到了风景中的你自己,这是一种文化折射所产生的结果。               

异国生活

1998年初,秦文琛获得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奖学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涯。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是德国重要的基金会,每年有5000名世界各地不同专业的学生受益。此基金会每年为中国约三名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资助。根据DAAD的安排,秦文琛首先来到了德国西北部的城市不来梅学习四个月的德语, 然后进入西部的埃森市国立音乐学院学习。

半年之后,秦文琛的妻子常桦也来到了德国,秦文琛和妻子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学,秦文琛在作曲系,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他妻子在钢琴系,来自天府之国──四川省,两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当时他们俩人都是专业最好的学生。在学校时,秦文琛的钢琴作品,大多数都让常桦来演奏。许多朋友称他们为“黄金搭档”。常桦现在也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在德国,所有的学生必须自己去找住房。秦文琛在德国第一位房东太太是位年过六旬的中学教师,她精力充沛,是位“绿党分子”。据说,她从来不吃受过污染的东西,所有的食品要从法国的一个农村运来。刚到德国时,秦文琛和另一位中国学生同时租用她的两间约10平方米的小屋,两位中国学生和房东太太共用一个厨房,房东太太从不吃肉,也反感别人吃肉,两位中国学生每周只能在她“愤怒”的目光下偷偷的吃上两次肉。房东太太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成见很深。从否认台湾、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到三峡工程、计划生育,她样样都要指责,因为当时两位中国学生的语言还不够好,辩论不过房东太太,他们一着急,就当面说她是“纳粹”。之后的几日,终于平静了一些。有一天,房东太太听说秦文琛是个作曲家,便主动来要他的音乐听。秦文琛随手将他在国内写作的唢呐协奏曲等几首民乐作品的录音交给了她。大约过了几天,这位房东太太突然冲进了秦文琛的房间,说她刚刚听完了他的音乐,觉得实在是太精彩了。第二天,她又将秦文琛隆重地介绍给了一位在不来梅的作曲教授,又由这个教授将他推荐到了不莱梅电台。这些帮助对秦文琛以后在德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房东对他的待遇也有所改变,德国人就是这样直截了当。她让秦文琛从那间10平方米的小屋搬进了她正在服兵役的儿子的房间,那房间不仅宽敞,而且设备齐全,还有一架三角钢琴,这对于到德国学音乐的人来说是很好的。从此以后,房东太太还免费为两个中国学生做早餐。应该说她后来能做的一切不仅仅表现出一个德国人对艺术的尊重,同时也可能是她对自己所说过的不太礼貌的话,表达的一种歉意吧。

秦文琛认为,西方人对艺术及艺术家十分尊重。演奏家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他的一首作品在汉诺威演出时,因为作品要求演奏员在演奏的同时还要参与演唱,这对于演奏员来讲是比较困难的。排练之前,演奏员对要求演唱的部分有些抵触。但是一进入排练时,所有的人都十分认真地试唱。结果,排练到后来,等音乐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们反而认为唱的地方最有意思,因而唱得也十分来劲,甚至在音乐会之后的招待会上,还有人在唱,简直有趣极了。这也说明,西方的艺术家能够接受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也证明了他们对艺术的尊重。

在面对欧洲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为数众多的音乐会时,秦文琛总是频频出现在各种展览和音乐会上,从科隆、汉堡、阿姆斯特丹到巴黎,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在汉堡,曾连续听过9小时的现代音乐会。

秦文琛和妻子都是旅游爱好者,他们在假期总是外出旅游,从欧洲到非洲,从巴黎、捷克、匈牙利到埃及,他们认为,旅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当然,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荷兰、意大利两次被偷窃;在巴黎遇到了百年未见的狂风;在非洲,因不适应当地的高温,中暑双双倒下;在东欧搭错了火车,误入斯洛伐克境内,成了不速之客。 秦文琛的妻子说,在日常生活中,秦文琛十分普通,有时还有些懒惰,甚至混乱。比如当她初到德国探亲时,秦文琛为她做的第一顿饭,着实让她吃了一惊:面条竟然是用一支潘神木笛擀出来的,而锅盖则是一面中国京锣。但是作为作曲家,他却十分勤奋,一丝不苟。从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演奏符号的书写,到作品的排练、演出都非常严格。在排练唢呐协奏曲《唤凤》的时候,秦文琛对演奏家要求十分严格,有几次演奏家们还在梦乡的时候,就被他叫醒,进入排演场,因此获得了“周扒皮”的绰号。

从异国文化的折射中找到了自己   

在德国,教育是免费的,一个外国学生最多可以留学10年,但秦文琛只学习了3年就想回国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秦文琛突然感到生活太安逸、平静了,面对他所看到城市、山水,不像他刚出国时那样激动了,甚至在面对他自己的作品时,也少了几分激动。这时,秦文琛感到一种不安,创作上有种危机感,这是他在回国前的一种强烈感受。他说,有时为了调整这种心态也会乘船在莱茵河上看看,看到河边两岸种满了葡萄的山坡,悬崖上神秘的古堡,眼睛也会为之一亮,但仅此而已。于是,他想起了畅游三峡的感受,两岸的万丈悬崖,充满了神秘和灵气,倏忽间,可见无数的鸟拍打着翅膀,冲天而起,散落在山涧的声音久久不绝于耳,那是一种真正的震撼;或者,在草原上听到蒙古艺人悠远的歌声,歌声融入了天地之间 ……这一切对秦文琛来说是非常亲近的,他想回到中国,并且中国也有很大的市场,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作曲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带回中国,传授给学生们,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这样也很有意义。

回国之后,秦文琛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他十分认真地备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外,秦文琛仍有众多的音乐创作计划要完成,到2004年,他有9部作品要完成,其中包括4首民乐作品,4首室内乐和一部管弦乐。今年上半年秦文琛将分别和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加拿大女高音Janice Jackson 以及德国卡塞尔歌剧院合作首演他的三部作品,4月初,他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题为《东方的要素在我音乐中的应用与发展》的讲座,并通过近三年来创作的五部作品来阐述他对音乐新的思考。秦文琛认为,目前国内的音乐创作处在一个低谷时期,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他希望能在这种艰难的时期保持自己的信念。

他还计划在国内组织一个小乐队,目的是为了演奏新的作品,因为在国内新作品的上演是极其困难的。

近几年来,秦文琛和德国Recherche室内乐团,意大Antidogma欧洲室内乐团,东京都交响乐团,荷兰新乐团等一批国际的一流乐团合作,使他的作品多次披露于国际音乐节,其中包括德国汉诺威国际现代音乐节,荷兰Den Bosch音乐节,日本东京歌剧城Composium音乐节,德国电台在科隆举办的世界青年作曲家论坛音乐节,以及中日北京──东京现代音乐节等,在2000年4月由500名艺术家参加的意大利都灵国际艺术节期间,艺术节主办单位为秦文琛和一位杰出的意大利青年作曲家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对于接踵而来的荣誉,秦文琛总是显得十分平静。他说:“艺术的历程是一个不断思考、学习和调整的过程,同时也充满了孤独和艰辛。艺术家是永远也不可能满足的”。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today@263.net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