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今日视点
港澳台侨
经济视野
图片报道
社会聚焦
文化广场
漫画
绿色家园
旅游天地
地区平台
 
2002年4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绿色家园 >

绿色家园

让东北虎重返山林

 



野性的呼唤

——让东北虎重返山林

沈永淳 狄华文/ 图

阳春三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上还是一片皑皑白雪。太阳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岛上除迷人的风光外,吸引人的还有一群东北虎。

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养虎

东北虎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为保护这些尊贵的“森林之王”,国家在太阳岛上专辟了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营造了一块适宜虎群栖息的灌木丛地,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自然林园。从隔离区远远望去,东北虎在冰天雪地里,或闭目静卧,或嬉戏打闹,或驰骋纵横、寻觅猎物——它们仿佛又回归在大自然中,好不自在。 东北虎属于世界虎种中的一支。东北虎原产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后逐渐向南扩展,现在分布在西伯利亚、印度和我国长白山林区一带。亚洲虎有7-8种,而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虎群,形体最大,皮色斑斓,神态威猛,被公认为虎类中最美的一族。据专家估计,在中国东北原始森林中,存虎约25-30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资深的野生动物专家,动用了各种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从空中、山林、平原、对东北虎的行迹进行跟踪搜索,把长白山林带,像篦头发似的反复梳理几遍以后,结果发现莽莽丛林和山地上,只留有7只虎的脚印,去向不明。

根据有关部门的各种资料证实,算上中朝、中俄边境和我国各地动物园圈养的东北虎,总数不超过300只。比大熊猫、金丝猴更为稀少。抢救东北虎这一濒危珍稀动物,迫在眉睫。1994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把东北虎,列为世界上十大濒危动物之首。

1982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的刘昕晨,担起了抢救行将灭亡的东北虎的重任。他训练虎的野性,再将它们投放森林,繁衍种族。

刘昕晨把他的观点写成文章,引起了中外学者和专家们的重视。

世界野生动物管理组织主席朗鲍恩特先生看到刘昕晨的文章后,曾专程来华到哈尔滨参观虎园。当时刘昕晨正生病住院,朗鲍恩特先生执意要见他。见面后,他对刘养虎训虎的做法大加赞许。他说:“刘先生保护野生动物的观点是先进的。从某一意义上看,他是用一种哲学家的思维在养虎。”

刘昕晨颇富哲理的思维方法就是唤醒东北虎的野性本能。

爱虎如痴的人

刘昕晨消瘦、冷峻,头上硬发竖立,处处显出其性格的桀骜不驯。他很少谈起创业时的挫折和艰辛,当时他向银行贷款1600万,从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地的动物园收购了12只被淘汰的“老”虎、病虎和幼虎。不久,12只虎死了4只。人们把剩下的8只虎,戏虐地称为“老处男”、“老姑娘”、“童男童女”,谁都不相信依靠它们能延续即将灭绝的东北虎家族香火。但刘昕晨对这些冷嘲热讽不屑一顾,他向周围的职工说:要好好调理这8只虎。它们是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起对老虎的抢救,引发了刘昕晨无限感慨。他说:100多年前,亚洲尚存有虎种近10种之多,而现在仅剩下6种。在这6种虎中,像西伯利亚虎、苏门答腊虎早已名存实亡。世界上虎的总数,不会超过5000只。

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大片林区遭砍伐,虎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把它们逼得无处可藏,加之偷猎行为屡禁不止,虎群正以每天至少两只的速度在地球上减少。照此下去,不出7年,虎最终在大地上消失,绝非危言耸听。东北虎的处境,岌岌可危。

刘昕晨爱虎。他的爱是那样深沉执著。他的爱人谈起他,有一肚子的委屈与无奈。她向人诉苦说:“我嫁了个与虎相依为命,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刘昕晨把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东北虎的救危工程,他在黑龙江省横道河子中国猫科动物饲养繁殖中心将8只老弱病幼的虎聚集一处,带领技术人员改进饲养虎的营养配方、设计新的配种方案,开展有关虎的生理、生殖、多发病病因、遗传等多项科研。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摸索出一条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繁殖东北虎的途径。中心由原来的8只虎,壮大到110只。

虎是食肉动物。在野外环境下,它捕获的大都是羚羊、鹿、野猪……现在人工喂养,每天主要食物是家禽、牛肉、羊肉。每星期至少喂一次活物,保证它们的健康。一只健壮的成年虎,一天要吃掉鲜肉20多斤。虎的繁殖虽初步得到解决,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光投入,不产出,耗费巨大,“中心”渐感经济上力不从心。压力太大,承受不起。危难时刻,省里领导出点子,想办法:请“虎”下海打工,走“以虎养虎”的路子。于是在太阳岛上开辟虎园,首批30只东北虎,从横道河子南下哈尔滨,开始了“打工”生涯。

游人们买了票,坐在观赏车内,隔着玻璃窗看虎公虎婆,亲热地过着“夫妻生活”,看虎的家族欢欢喜喜生活的动人情景。浏览的人还可以买只羊或全车人集资买头牛,把它们投放园中,观看大自然中弱肉强食,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

呼唤野性

虎由人工饲养时的圈养,改为野外散养,到走向原生状态下野生生活,是一段艰巨、复杂、漫长的过程。刘昕晨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刻意恢复东北虎泯灭已久的野性,呼唤野性的复生。

虎园的职工都知道,刘昕晨养虎有一套独特的办法。他虽对老虎关爱有加,但在虎面前从不轻易流露。他常劝诫饲养员,从小虎刚出生时,就不要对虎表现出过分亲昵,不要让他对人产生依赖感。这样做,有利于幼虎将来野化训练。虎愈是亲近人,将来愈难以保护自己,偷猎者就会有机可乘,利用虎对人的亲近和麻痹,捕捉或猎杀它们。 刘昕晨有意识地专挑出一些性格暴烈、对人怀有高度警惕甚至敌意的虎仔,强化对它们的野性化训练。每隔3-5天,给它们投放活鸡、活兔、活羊,让它们自由捕杀。活物愈大,捕捉越难。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虎的行动愈发敏捷,性格愈发凶猛。

刚开始时,虎园的饲养员投放了一只小公牛,5只小虎围着小牛团团转,谁也不敢先扑上去咬第一口。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公牛为活命猛地向着它们冲去,吓得5只小虎逃之夭夭。对虎的怯懦,刘昕晨采取了惩罚性措施――中断喂食。几天过后,饥饿唤醒了虎的野性,第二次再投放那只小公牛时,小牛再也没能冲出重围,逃出虎口。就这样一次次的训练,培养了虎的捕捉能力,使它们学会了集体作战,行动诡秘、谨慎、如风般的快捷,且进食快,一口就能咬住猎物致命处等多种“处世经验”。

刘昕晨对虎的强化野性训练,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认为太残酷了。刘昕晨笑道:“对虎怎能讲人道?”老虎愈凶猛,捕食能力愈强,对人的警惕性愈高,方能虎虎有生气。它们回归自然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猫科动物饲养繁殖中心、东北虎野生自然园林已被国际有关机构列为野生动物科研和科普基地。刘昕晨正筹划在长白山林区为东北虎创造一个自然环境,让它们拥有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虎处在森林食物链的顶端,虎的存在抑制了食草动物过度繁殖,有利于森林的繁茂和环境绿化,有利于人类的欣欣向荣。刘昕晨计划在2010年放虎归山,这一步将是保护和恢复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东北虎重返山林时已不远。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today@263.net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