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互信、创新
开放包容是多元文明的共生之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优良传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这一理念需要继续秉持和弘扬。
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促进地区内不同国家、不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区域外最大程度地开放。通过建立通畅的交通、贸易联系,为各国在产业上建立某种承续关系,形成上下游、供应链等合理的国际分工协作,真正体现平等互利的原则。

政治互信是经贸往来的前提,而良好的经贸关系无疑将加强双方的政治互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政治互信,促进人文合作。人文合作、文化交流将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萨伊费罗·萨法罗夫认为,共同发展可以使竞争者变为伙伴。他说,有矛盾的国家也可以有更为相近和共同的利益。至少有三到四个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国家可以共同努力维护合力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共同利益应该凌驾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形成的矛盾之上。
中国一贯主张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和谐关系,不仅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而且发展和谐的文化和文明交流。对此,埃及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贾拉尔给予肯定。他说,中国传统上不是殖民国家,如果以历史预测未来,中国未来也不会是殖民势力。中国过去热衷贸易而非扩张,将来也会继续通过对话、贸易和投资建立世界文明,巩固全球化,并通过软实力而非硬实力构建和谐世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是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中东国家,建立和平互惠关系的伟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