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舌尖”: 中国纪录片叫响海外


2014-06-04 13:16:50     作者: 王 南    字号: T|T    来源:

见证世人对美食的酷爱

随着“舌尖”红遍大江南北,总导演陈晓卿也走进人们的日常谈资。这位黑脸汉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不会摆谱,不善公关,“拉赞助,谈一个崩一个”。但是,在朋友们眼里,他却是中国各地纪录片人的北京办事处,是眼里闪烁着纪录片光辉的沙龙男主人,是磁场强劲的男“交际花”,是一个真小资。

陈晓卿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电视节大奖,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从不吝啬亲和笑容的导演还是一位非常资深的“吃货”。令这位“吃货”导演始料未及的是,“舌尖”不仅成功“搅动”了全中国人的味蕾,同时也实现了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在前不久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舌尖2》大放异彩,未播先售,海报首次以巨幅广告的形式展示出中国元素。

早在2013年初启动的首轮海外版权销售上,《舌尖上的中国》就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仅单片销售额高达35万美元,创造了2012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单集的最高数字。短短一年时间,此片已销售到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在内的30多个海外机构跟进购买,甚至出现了一个国家多个机构争夺的现象。美国著名3D制作方Passmore Lab甚至准备将其制作成3D版本。

为什么《舌尖》能够赢得海外市场的青睐?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认为,这背后是全球各地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巨大兴趣。面对着海内外的各路丰收,陈晓卿表示:“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不需要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CCTV-9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舌尖2》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火爆,让参加年会的国际纪录片大师、英国纪录片导演菲尔·阿格兰和两届奥斯卡奖得主、纪录片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深受感染。

菲尔·阿格兰表示,《舌尖2》巧妙通过人类共有的美食,体现出了人与美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最好的纪录片是不需要语言的。很明显,《舌尖上的中国》很中国,也很世界,它关于普通中国人的情感故事以及背后的东方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深深吸引了我。”

马尔科姆·克拉克说:“很难想象简单的食材会有那么多神奇的变化。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能让世界尖叫、难忘的作品。”他表示:“中国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着,我希望能留在这里,做更多跟这个国家有关的东西。”

与此同时,“舌尖”也渗透进了海外华语教学。在海外不断扩大规模的孔子学院与中华饮食名店合作,开展志愿者烹饪技艺和知识培训,派遣厨师参与孔子学院特色教学,增进中华饮食文化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近4000名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志愿者用蚝油、麻婆豆腐酱、鱼香茄子酱等调料,轻松烹调出“中国味道”。

据导演组透露,预计在2016年开播的《舌尖3》,“将把中国美食在海外的这部分也加进来。”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把“能否走出国门”看作是衡量优秀纪录片的最大标准,只有那些代表中国社会文化生态、反映人类普世价值观的纪录片,才能同时拥抱国内和国际市场。在这方面,《舌尖》无疑做到了,它见证了世人对美食的酷爱,它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11

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更多>> 深度报道

四中全会:绘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对“依法治国”做了全方位诠释。

四中全会:从 ...

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