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管理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在对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问题谈了8点意见,其中特别谈到,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截至2011年11月,我国网民已经超过5.0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7.7%。以网民数量而言,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国家。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挑战。
网络沟通促进了政府工作创新,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正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执政新方式。
人民网2006年创办的“地方领导留言板”,6年来栏目在各地“一把手”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51位省委书记、省长,近千位市县领导每天关注这个网上栏目,18个省区市下发红头文件把这一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仅2011年,就有4.5万件百姓诉求和意见建议得到地方党政的回应和解决,平均每个工作日都帮助百姓办180件实事。
今天的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了民众实现“吁天权”的渠道。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客人民网同网民在线交流。人民网有网友说:“鼠标轻点,就和总书记在一起了。”“小小的鼠标,拉近了我们和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距离”,“总书记是我的网友!”
在大众传播时代,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从过去机关单位内部自上而下的传达,发展为面对多种传播媒介、多种发声主体的公共关系传播。人民网承办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动政党传播数字化、网络化。从网上创办的党代会微观察、3D人物虚拟纪念馆,到建党90周年、六中全会等重大主题报道,还有网下举办的党建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案例征集活动,让党的宣传报道影响力渗透到最基层。
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执政能力,日益成为政府部门的创新之举,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的成效。目前,我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4.5万多个,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2011年,微博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局面,党政机关在微博上“遍地开花”。我国正式开设政务微博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超过4万,中央和省部级单位及其直属机构政务微博也超过30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