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中国政府新大考:应该怎样管社会?


2012-11-13 11:40:08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机制创新、综合创新及整体创新

科学发展是包含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目标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党政无法包揽社会管理的全部事务和工作,还必须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共同治理。

2010年,深圳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民政局属下的“民间组织管理局”获得《南风窗》杂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的年度组织奖,颁奖词认为:“开放登记注册门槛,释放社会空间,是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多年来创新努力的方向,也是在全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中在制度改革上迈步最大的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认为,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不仅要包括社会管理的各个要素系统实现各自创新,更要关注相互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实现机制创新、综合创新及整体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创新系统,包含着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包含着党委、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管理主体及参与主体的要素创新,包含着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也包含着社会管理格局的合理性变革。

有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协同,离不开公众参与。胡仙芝认为,社会管理一定要重视和强调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公民的有机联合,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使各种社会组织有效地纳入到社会管理体系之中,并不断提高其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更好地成为社会管理的可靠保障。

      1   2   3   4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