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十年·跨越:权力十年沉思录 上下求索话“行改”


2012-11-12 10:37:52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放权,开弓之箭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这一目标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等领域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鲜明的特点。

第一,经济转型的迫切性进一步提升。原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礼群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然滞后,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第二,公民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悲情基本消解,人们转而对PM2.5空气质量、动物权利保护、食品安全等新的、身边的议题越来越敏感,对个体的幸福感、生活体验的关切,高于原有对社会、对传统国家议题的关切。

第三,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过去十年里,社区组织、行业组织、NGO等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而且自我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大幅增强,在许多公共服务领域已可承接政府转移的权力与责任。

因此,在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有强烈的客观需求,也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向社会放权就如一支开弓之箭难以回头。如果政府仍然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过多,在社会领域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一旦发生社会矛盾,党委政府就会与群众形成直接对立。

魏礼群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贯彻这条主线,迫切要求全面深化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

当然,我们还应当看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发展时期都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就当前而言,我们在改革力度加大的时候,改革的难度也在加大。特别在改革推进到调整政府自身权力配置的“深水区”后,来自内部既得利益格局的阻力会更加明显。这就需要改革者一方面需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与决心,另一方面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简政放权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寻求增量途径,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诉求,确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有效推进。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