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十年•跨越:城镇化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2012-11-09 10:59:4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大迁移  到城市去生活
 
在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一所小学执教的于女士,十年前她从一所市属音乐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市里的小学,从乡镇直接跨越至市里。她的各系兄弟姐妹,也都通过求学等方式最终进入城市生活。

现在回乡要遇见以前的邻居同学太难了。”于女士说,“不是读书走出去了就是外出打工,镇上人搬到县城,村里人搬到镇上”。

这只是中国亿万人口大转移的一个缩影,每一个中国人身边都上演过类似故事。这十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中国式城镇化,几乎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生活。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正式启动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有伦敦官员说,每年向城市转移的1500万中国人,相当于每年转移整个伦敦的人口。

数字准确与否,不作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这十年里以持续高速城镇化率转向现代化国家。这重新构建了中国城镇版图:截止2011年末,中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及19683个建制镇。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左右。

数字惊人。“将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60%,英国用18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用90年左右,日本用60年左右,而中国大约只需要30年”,国内最早提出“城镇化”的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改善。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成为自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达到10%。统计报告认为,这源自工业化、城镇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机遇,增长来源于工资性收入。随着收入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分别比十年前降低1.4和5.8个百分点。

      1   2   3   4   5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