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十年·跨越:人民军队走上强军之路


2012-11-09 10:54:51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008年国防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在国际互联网设立国防部网站;2012年8月,中国首次推出《中国军队》丛书,向全世界公开系统介绍人民军队。

十年来,中国广泛开展同有关国家在安全与防务领域的战略磋商和对话,在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将这种机制拓展到巴基斯坦、蒙古、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乃至相距遥远的南非、意大利等国家。

2008年12月26日,根据联合国的批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开启了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的征程。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历时3年多的时间里,圆满完成450批共4640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共解救被追击的船舶48艘,接护获释船舶8艘,确保了航经该海域中外船舶的安全及自身装备、人员的安全。

2011年2月28日,我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开始为我国政府租用撤侨的商船提供护航保障。2011年3月2日香港《文汇报》就中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撤离海外人员发表评论文章:“中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撤离海外人员,实属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正义之举,也是爱国爱民、勇于承担的顺势之为,是中国海外军事行动的一次重要突破,应予鼓掌喝彩。”

今天,中国维和军人的足迹已遍及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截止2010年,我军先后参加了19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17390人次。到2012年3月,我军仍有2044 名维和人员在12个联合国任务区执行任务,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参与联合国维和的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等在内的维和军人中,中国军人先后有8名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数十人负伤,为维护世界和平献出了自己生命。

  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军事系统、作战环境和近乎残酷的“制信息权”、“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争夺,人民解放军不断向新的“制权”发起挑战,磨砺具有时代锋芒的“倚天长剑”。随着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体系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品种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体系逐步完善,主战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与保障装备配套发展的装备体系。

陆军形成以直升机、装甲突击车辆、防空和火力压制武器为骨干的陆上作战装备体系。第三代主战坦克综合战术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轻武器、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等已跨入全面技术更新的新时期。

海军形成以新型潜艇、水面舰艇和对海攻击飞机为骨干的海上作战装备体系。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和舰载武器系统,水平先进,质量可靠,使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反舰和电子战能力大大增强,并具备立体反潜和超视距反舰能力。

空军形成以新型作战飞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骨干的制空作战装备体系。空中作战武器装备有歼击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无人机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防空火力配系实现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配备了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系列地空导弹,空空导弹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不同类型。

第二炮兵形成以中远程地地导弹为骨干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核弹道导弹的国家,并拥有陆基机动发射的固体核导弹。改进后的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将大大提高远程打击的准确性。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大力推进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和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开展全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整合侦测、导航、通信卫星地面资源和通信保障、指挥控制、频谱管理等部队,组建了总参信息保障基地,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近十年来,仅海军就先后进行了30多次海上作战集团战役演习,一批新战法得到检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高标准诸军种联合演练,在检验了我军武器装备实战性能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和证明了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的态度和信心。

2006年,我军首个三军联勤保障互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着眼未来战争特点,重点研究解决战场设施建设、战备物资储备以及部队跨区机动、野外驻训等诸多联勤保障难题。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将在维护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的历史使命下,对内将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外将努力沟通互信提升军事影响力。时刻为维护国家主权准备着,时刻为打赢现代化战争准备着,时刻为打击侵犯我国权益者准备着!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