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关村第一村民”的纪世瀛,1980年创办了北京首家民营科技企业。 在1992年成为政协委员的他曾提出“民营经济将会成为主流经济”的说法,预测民营经济“10年后将占据半壁江山,15年后三分天下有其二”。现实情况,与纪世瀛的预测不谋而合。
对于民营经济来说,原始积累已经基本完成,政策环境日益宽松,企业经营也进一步走向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就摆在眼前。
湍流曲折 奋勇前行
“前景光明”和“道路曲折”,几乎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一往无前的奔行中,也有激流回荡——商业思潮并非一路前行,其间总有波动与反复;而商业本身,又是一个用结果来检验过程的冒险游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2004年,当时号称“中国最大民营企业”的德隆系轰然崩塌,与此同时,中国的公众、舆论以及民营企业自身也都开始对“中国制造”拓展进一步的深度认识。中国的成功民营企业开始集体陷入成长的突围期,开始了过程痛苦却又不得不为之的艰难转型——那些以前所不重视的细节,比如创新以及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比如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都逐渐演变成了需要漫长“补课”过程的大麻烦。
“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价格的低廉,其中的核心是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这为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但也决定了中国商品在全球商业价值链上的底层位置。
芭比娃娃——迪斯尼公司最热销的儿童品牌玩具,每年在全球120个国家销售,其最主要的制造基地在中国。一个在北美市场零售价为2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工厂的离岸价为1美元,而这1美元里包括了制造商和渠道商的成本、利润以及各项税收。
廉价是“中国制造”的制胜武器,也是最令世界难以抵挡的竞争力。但事实的另一面是,在中国商品的冲击下,各国的制造工业受到了致命的挑战,贸易摩擦随之而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不得不接受种种考验。
2007年8月11日,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港商张树鸿在自己工厂的三楼仓库内上吊自杀,尸体旁边堆着十多包形态可爱的芝麻街布娃娃玩偶。在他自杀的9天之前,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佛山利达生产的96.7万件塑胶玩具,理由是“回收的这批玩具表漆含铅量超标,对儿童的脑部发展会造成很大影响,美国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认为危及儿童安全”。此前,佛山利达的产量已居佛山玩具制造业第二。利达被迫停产,2500名工人几乎无事可做,承受巨大压力的张树鸿最终一死了之。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是WTO成员国中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因此每年都要蒙受巨大的贸易损失。各种反倾销案层出不穷,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国际性政经问题……
“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言,理应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共同的生存格言。而这句话,也在现实中被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