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十年辉煌 > 辉煌10年:中国创新,开拓发展新境界


十年•跨越:推进教育均衡 实现教育公平


2012-11-08 11:54:04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人民网

 

各地努力区域内促均衡 

“过去,孔雀都爱往南飞,现在又回来了!”提起近几年学校的师资变化,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实验中学副校长彭风雷颇有感触。作为海淀农村地区的一所初中学校,过去,由于地处偏远,老师待遇相对偏低,不少老师刚刚成长起来就纷纷往城里跑。

变化出现在2005年。“从那年起,区政府每年给每个农村教师补贴1.29万元,这样一来,我们学校的老师月平均工资达到了5000元,比城区的一般学校还要高。”彭校长说,不仅如此,在区里支持下,学校建起了有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的田径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方便舒适的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家属楼……如今,教师“南飞”的少了,甚至有两名曾经“南飞”的骨干教师又回来了。

北京市海淀区,是拥有18.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大区。虽说名校云集,人才辈出,但在区北部,还有占全区53%的地域面积属于农村,由此造成了义务教育南北差距、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

2007年海淀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区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促进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六案并案的工作报告,并要求区政府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就“议案”办理工作落实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先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海淀区近年来将新增教育经费的20%以上用于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并逐年递增,近几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6亿元。农村中小学的生均经费、教师工资都在节节攀升。由于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近两年,在海淀区出现了教师向农村回流的现象。海淀教师向农村地区回流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2007年至今,该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调到农村和薄弱校任教的人数达到23人。

江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近些年,随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江西省结合自身情况,在努力推进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铜鼓县地处赣西北,是个人口只有13万的小县,在校学生总数仅12754人。县里的所有中学都没有重点班,学生均衡分班,师资均衡配置,小学实行就近入学,初中划片招生,全县范围内没有择校现象。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了。

      1   2   3   4   5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