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世界对话”论坛于2013年12月7日-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24个国家的1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就中国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跨国、跨界、跨文化的交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开幕式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中国梦正在发挥巨大感召力,13亿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将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这不仅将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必将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什么是中国梦
上海社科院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张维为曾长期生活在国外,他在赴会的出租车上与司机聊天,得知司机在上海有两套房子,价值300万人民币,近40万美元,还自称是穷人,张教授告诉他,他比50%的欧洲人都富裕。
同样,过去10-15年,大部分美国人生活质量也都下降了。官方数字显示,如果以2000年一个家庭的月收入为100来计算,到2011年美国实际家庭收入为89.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斯蒂格利茨2013年2月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研究揭示,美国是机会之地的说法只是一个神话。张教授说:“与此相比,过去10-20年,中国的财富暴发力大大增长。”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强盛,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却屡遭西方列强的入侵,并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张昕说:“中国人最早感受到的西方工业文明是鸦片战争中的洋枪洋炮,为了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进行抗争,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此后的洋务运动、戌戍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中国人试图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但都因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而失败,中国始终无法摆脱贫弱的处境,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曲折的探索,才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把中国建设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之路。”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GDP总量只有358亿元人民币,而现在中国一天创造的财富就达820多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但因人口基数大,中国的人均收入仍属于世界中下水平,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国梦,它包括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个人的梦,中国梦唤起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个人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族振兴的渴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齐卫平提出:中国梦的意义在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能够通过其他模式实现国家现代化,中国梦的实现可以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中国梦如何实现
“中国梦体现在中国政治体制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中国文化的感染力,中国外交的说服力,以及中国领导人和国民形象的魅力与亲和力,只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中国和可敬的中国,中国梦才会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尊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孙哲教授说。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打消外界社会对中国的置疑。孙哲说,一是中国应该坚定地否定自身政治实践和文化传统中的专制性因素,同时建立十八大确定的以宪法为根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这对中国来说,在整个决策体制、政治运作过程都需要相当大的革新。
第二,将来中国民主一定与西方民主有许多共同之处,坚定不移地从基本的民主改革入手,比如,提高民主透明度、提高执政开放度、进行司法改革等,但这些还只是技术性思路,真正实现民主,应考虑宪法,加强立法机构全国人大的权利,只有从宪法的角度出发,中国的民主才能真正被落实。
第三,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问题,以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第三世界的理论,都是特殊时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产物。现在,最关键的可能是要处理在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民意塑造以及军队承担的角色问题。
齐卫平说,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比如收入差距扩大、腐败问题滋长、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瓶颈制约等,但由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起点很低,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国家建设遭遇了很多曲折,使得体制机制的僵硬和遗留的问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而且,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就像一块压缩饼干,时间浓缩造成了矛盾挤压、问题堆积、冲突尖锐,并且错综复杂,所以,中国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焦虑,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多,但中华民族是有智慧、有创造力的民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去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难题,对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