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星光璀璨的华文文学


2015-02-04 15:36:07     作者: 李 红    字号: T|T    来源:

严歌苓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和正视历史的作家。2011年底,由她改编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金陵十三钗》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严歌苓郑重地表示,海内外华文作家要坚持通过文艺的形式,表现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在6个星期里有30多万中国人遇难,比犹太人遭受纳粹大屠杀还残酷。犹太人在不断地用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反映这一历史事实。对南京大屠杀,现在我们必须要坚持说下去,写下去。”

严歌苓在到美国之后,几乎每年都参加当地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活动。在一次集会上,严歌苓接触到著名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而张纯如的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和一个叫魏特林的美国女子有关的传记,对她写作《金陵十三钗》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目前,严歌苓和丈夫劳伦斯生活在德国,在她看来,德意志民族对于二战彻底反思的精神很难得,这样才不会重蹈二战覆辙。

经过多年辛勤耕耘,严歌苓在中外文坛不仅收获颇丰,而且广受好评与欢迎。她赢得了华语文学类的几乎所有大奖,英文写作也起步良好,她的英文长篇小说《The Banquet Bug(赴宴者)》获得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的“小说金奖”,深受美国亚马逊网站以及英国BBC广播好评。此外,严歌苓作为优秀的编剧,成为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中唯一的华人会员。

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东西方文坛的严歌苓对广为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有自己的看法。严歌苓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人对我们的意识形态、对一个小村庄的生活状态感兴趣了。”但同时她强调,中文是有魅力的、深奥的、丰富的语言,怎样深度地被世界理解,与怎样传播、翻译大有关系。中国的汉语言文字一定要让诺贝尔文学奖来欣赏、接受,难度非常大。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还有文化、政治等。

严歌苓认为,不能把“面向世界”这句话等同于西方世界认可。她说,“文学作品必须由最内心的一种感动出发,首先要感动自己,并诚实的表述。创作不能有任何杂念,不要想着去迁就谁。既不能迁就关注网络文学的通俗读者,也不能迁就任何评奖的委员会。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把中国文学做好,永远不要粗制滥造。”

高丽娟:搭建“丝路”文化交流的桥梁

华文作家高丽娟30多年来热衷于教授汉语、文学写作等多项职业,并在土耳其与土耳其籍的汉学家先生一起孜孜不倦地传播中华文化。高丽娟文笔瑰丽优美,但谈及自己为促进中土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时,却低调、朴实。

 
高丽娟与学生们合影

出生于中国台湾的高丽娟,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因与在中文研究所读硕士的土耳其留学生欧凯相恋,于1982年她远嫁土耳其安卡拉。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唯一拥有汉学系的高校是安卡拉大学,高丽娟的先生欧凯回国后进入安大教书,高丽娟则在安大获得博士学位后,与先生一样成为大学汉学教师。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已经让他们桃李满天下,培养的数千名学生,如今几乎遍布土耳其各机构。除了教书外,高丽娟和已成为安大东语系主任的欧凯还有共同的志向,那就是从事汉学研究,向土耳其传播中华文化。目前,欧凯发表了《中土原始神话比较研究》、《隋唐汉化胡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史记评介》、《突厥在初唐建国时期的角色》、《中国水墨画的特色》、《西南丝绸之路》等论文,出版过《中国成语故事》、《伊斯坦堡的中国宝藏》、《孔子》、《实用中文》等著作。高丽娟则出版了《土耳其的汉学研究》和《汉学研究在土耳其》等作品。

高丽娟记得,刚到土耳其时,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国际电台华语组邀请她作兼职人员。在这里,高丽娟制作了《土耳其与中国友好往来》等广播节目。2013年,当她听到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及这一宏大构想将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互牵连在一起后,高丽娟十分兴奋,立即策划了一台节目——《丝路的两端》。她说,丝绸之路起于中国的西安,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在古代为东罗马帝国首都,称君士坦丁堡,正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从2014年1月开始,她采制的《丝路的两端》节目正式播出,每周一期,到2014年12月27日总计播出了52集。该节目主要报道土耳其和中国当前的政经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丝绸之路上中土民间交往的历史故事。在节目中,她介绍了中土两国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历史文化故事,如土耳其的音乐舞蹈史诗《火舞》,中国舞狮文化等。同时,还介绍了当代中土两国经济建设文化交往的重大活动,如连接欧亚的海底隧道、土耳其高铁建设,以及安卡拉地铁用上中国列车、莫言访问土耳其诺奖得主帕慕克等。

高丽娟的节目深受听众的喜爱,听众多次来信赞扬她,表示为丝路的故事所吸引。高丽娟很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自豪,觉得很有成就感。她说,“这些来信让我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工作。”

目前居住在土耳其的华人华侨约有8万人,来土耳其留学、经商、从事汉语教育、在中资机构工作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她在采访中也发现了这些朋友在土耳其精彩的人生故事。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对第一位华人土耳其湿拓画家李昕桐的采访。湿拓画是一门十分古老的绘画技艺,于14世纪经丝绸之路从伊朗传入安纳托利亚,流传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如今已几近失传。这项绘画艺术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画盘中,放水后,加入一种海藻提炼的胶质物,使加入牛胆汁的天然油彩浮在水面,当各色颜料滴落水中,慢慢散开后,再用细而尖的工具绘画,之后铺上一张与画盘一样大小的纸,朝一个方向拉出,从而形成奇妙的湿拓画。

李昕桐原是国内某跨国通信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加拿大留学深造时与土耳其籍的同学相恋,在嫁到土耳其后,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湿拓画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她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有关学习湿拓画课程后,不假思索地报了名。7年之后,李昕桐从土耳其传统湿拓画大师手中拿到连土耳其人都很难拿到的结业证书,成为第一个学习湿拓画艺术的中国人,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独立绘画的中国画师。目前她的作品在土耳湿拓画艺术画界尽人皆知,并于2013年回中国展示土耳其湿拓画艺术画。此外,李昕桐还在土耳其第一中文门户T号外书写专栏,与读者分享她作为华侨华人在土耳其的生活经验。高丽娟感叹说,李昕桐这样的华侨华人来到土耳其后,也变成了中土两国间的民间文化使者,促进了两国人民间的了解。

工作之余,她还常为《中国时报》、《德国侨报》、《苹果日报》、《欧洲日报》等华文报刊写稿,分析中东时政,或介绍土耳其风土。

现在,高丽娟不仅是欧华作协的会员,还当选为欧华作协理事。在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高丽娟做了“丝路‘华语’——丝路华文文学的先锋:中亚突厥国家与土耳其的汉语热”的报告。介绍了土耳其高校汉学系和孔子学院、土耳其汉语汉学学生到中国留学,以及土耳其华文作家等情况。她说,“希望有更多的华文作家,一同为‘丝路’两端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已成为“土耳其通”的高丽娟感觉土耳其社会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人情味很浓。她在当地也结交了很多土耳其朋友,大家平日互相照顾。每个月还会轮流举办茶会。生活中高丽娟是一位贤妻良母,既会做一手顶好的中国菜,还会做西式的蛋糕、比萨等。如今她的一双儿女,一个在跨国公司工作,一个在耶鲁大学读研究生。

在参加完此次大会之后,高丽娟充分利用回国的机会,到上海、温州、厦门旅行。在上海,她见到了土耳其担保银行驻上海办事处主任诺扬罗拿,他是高丽娟在安大的学生,曾经担任过土耳其外交部派驻中国的外交官,现在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年。看到自己的学生们能用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交谈,在中国过着快乐美好的生活,高丽娟非常欣慰。她由衷地感慨:“今天能看到中土民间交流的盛况,都起因于播下学习汉语的种子,现在这些种子发芽成长了。”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国粹之美:京 ...

2015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再度起航,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与海外侨胞共庆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京剧唱响“海 ...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