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从“大老板”到“小村官”——“面包鼻祖”洪涛变身记


2015-01-14 10:13:16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在资溪,高田乡翁源村的洪涛是个名人。不仅是拥有多个产业的千万富翁,还带出了4万多人的“面包大军”,是资溪面包产业的鼻祖。今年农村“两委”换届之际,洪涛放弃大城市安逸舒适的“大老板”生活,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这“小小村官”。

星火燎原,无私帮带数万农民齐致富

洪涛与面包结缘,还得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1987年秋,洪涛从部队退伍返乡。然而,山里人年均收入还不足400元的现实使他犯了愁。洪涛决定凭着在部队学来的面包制作技术到外面闯一闯,怀揣借来的两万元资金,在鹰潭市租了一间店面,开起了资溪人办的第一家面包店。凭着过硬的技术、勤劳和热情,小小面包店当年就获利3万元。洪涛一夜间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万元户”。

“小面包能赚大钱!”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纷纷效仿。洪涛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带出了300多名徒弟,徒弟们又通过雇人做工等形式把技术传给了他人。洪涛的创业星火点燃了致富火炬,使资溪的面包产业成几何速度发展。一传十、十传百,亲帮亲、邻帮邻、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乡,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如今,该县4万多农民“洗脚上岸”加入“面包大军”,把8000多家面包店开到了全国1000多个大中城市,并走出国门涉足俄罗斯、缅甸、越南等国,为资溪赢得“中国面包之乡”的美誉。通过27年的摸爬滚打,洪涛的产业越做越大,成为烘焙行业的“面包大亨”,在京城也站稳了脚跟,创立北京港田责任有限公司,年产值1600多万元。

回报桑梓,一心敢叫家乡旧貌换新颜

事业成功的洪涛,无论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养育自己的家乡。心中一直有个梦想:不仅要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还要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2012年春节,他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的落后面貌,心中很不是滋味。村里的党员见到洪涛说:“你在外面见多识广,你领着我们干,改变咱们翁源的旧面貌。”看到乡亲们真诚期待的眼光,洪涛毅然做出了回家乡发展的决定。这让业内同行懵了,他们怎么也不理解,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能有什么发展?全村的党员惊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洪涛能毅然丢下顺风顺水的事业,回来帮带大家。

当年10月,洪涛转卖了北京公司大半股份并交给朋友打理,回到家乡。老家地处偏僻,但生态环境优越,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由于多年从事食品业,洪涛发现将艾叶作为食品添加剂制作的艾叶面包、艾叶月饼等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再者种植艾叶技术性不高,一学就会。经过一番认真调研,洪涛与翁源村签订了为期10年、面积2000亩的土地流转协议,投资300万元,成立了资溪县港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科研”的运行模式,走上集艾叶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发展之路,引导广大村民共同致富。在壮大艾叶产业的同时,洪涛还大力发展城郊旅游休闲农业。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他充分利用流转土地的良好生态环境,发展集种植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住宿等为一体休闲观光业,游客在此不仅可以体验农事、品尝农家小吃,还可以享受田园风光。截至目前,洪涛的生态农场累计投资500万元,盘活村里闲散土地1000亩,可吸纳附近村落500余人就业。

不久前,村里换届选举,踌躇满志的洪涛被村民一致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我要实实在在做点事。”上任的第二天,洪涛知道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就自掏腰包4万多元,请来两台大型挖掘机拓宽修平4公里长的出村公路,村民出行难的牢骚没有了;村小学破旧且紧靠新建的高速公路,洪涛四处奔波、跑项争资,新教学楼另择新址正开工建设;300多亩的烟田配套改造项目如火如荼启动建设,洪涛又忙前忙后……

翁源村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村民们都默默地为新上任的“面包书记”洪涛点赞。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1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纵观全年,中国政府致力改革决心坚定,举措果敢。2014谢幕,2015起航,新常态,新挑战,转型进入攻坚战,改革进入深水区,盘点这一年的中国大事,可以探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更多>> 深度报道

2014盘点中国 ...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改革的“大动作”。

全面深化改革 ...

2014年,在中国政治领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莫过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