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拍卖是各大拍卖公司的重头戏,也可以说是业界乃至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2014年秋拍大幕已落,从中国嘉德、苏富比(北京)、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一线拍卖行秋拍战果来看,在当今冷寂的市场调整期,各大公司的表现可以用稳健来形容。从现场气氛看,尽管拍卖者出价相对过去更加谨慎,但精品竞价依然相当激烈,无论书画、瓷杂工艺品、家具等各个板块频现远超估价的拍卖结果。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54个专场的拍卖,以24.91亿元的总成交额,连续第13次在中国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列成交额榜首;中国嘉德2014秋拍,7000余件拍品总成交额17.06亿元,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总成交额达13.4亿元。
名家精品是热点
书画板块一直是拍场主角,2014年秋拍,近现代书画市场仍然呈现明显的“两极化”趋势,即最好的、能代表艺术家最高水准的珍品总是能吸引买家并且价格持续走高,而普通的藏品则往往流拍。成交数据显示:潘天寿、黄胄、黄宾虹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依然是市场中永恒的热点。
12月3日下午,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的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专场中,黄宾虹《江山卧游图》以4830万元成交,刷新了黄宾虹个人四条屏作品的价格记录。

中国嘉德2014秋拍“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四个专场加起来总成交逾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黄胄的燃情岁月”专场,最终100%成交,总成交额8171万元,可谓市场“定心丸”。整场聚集了16件黄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佳作。其中史诗巨制《高原子弟兵》最终以3887万元成交。此外这个专场中徐悲鸿1951年作《奔马》以2127.5万元成交;黄宾虹《蜀游山水》、关山月《晨练》皆以2012.5万元成交;傅抱石《柳荫仕女》、《万竿烟雨》分别以1897.5万元、1725万元成交,刘海粟《黄山松林》以1150万元成交。

《高原子弟兵》
成交价 RMB 38,870,000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嘉德2014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隆重推出 “黄胄的燃情岁月”专场,集纳了17件黄胄重要作品,其中《高原子弟兵》可谓其“多人物、大场面”的典范之作。
黄胄创作《高原子弟兵》这样的巨幅作品,需要不断地修改调整,在形象准确、主题分明的前提下,布置主次人物的位置和道具背景等,这绝非一张两张画稿能解决的。最后,需要突出军民鱼水情深的战士和前来劳军的藏族同胞选取数个,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作为近景,然后逐渐推进,根据主次安排远近和大小,给人以立体、形象的感觉。作品画面左方人物安排的很满,主要就是身着藏袍的藏族妇女和一位身着大衣的战士,而右方只安排一位少女,提着茶壶正走过来,恰好与主要人物手中的茶碗形成故事上的连接,也与大部分画面相呼应。整个构图虚实映照,体量敦厚。本幅作品虽然人物多样,颜色丰富,但却十分协调,尤其是画中比较明显的主要人物:着蓝色藏袍的妇女和身穿白色皮毛大衣的解放军战士,两种颜色对比十分明显,却并不突兀。
这幅史诗般的巨制 《高原子弟兵》是黄胄20世纪6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巨幅主题性创作。当它在秘藏50年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依然让人们似乎在一瞬间回到画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而被一个艺术家“必攻不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受到整个艺术市场调整的影响,2014年古代书画市场整体仍然不容乐观,古代书画部分表现平淡。据市场人士分析,古代书画遇冷,一方面因为整体市场仍处在调整期,藏家基本不愿释出;二是古代书画资源越来越少,征集难,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深度调整期”的阴霾之下,拍卖行也适时改变策略以较低估价吸引人气,包括中国嘉德、北京华辰等拍卖行2014秋拍估价都较往年偏低。除此之外,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均推出了电子图录以节约成本。
高精尖拍品是硬通货
即使在市场调整期,各个板块中的高精尖拍品仍是硬通货且都有不俗表现。2014秋拍中明清瓷器依然是各大拍行的主推拍品。苏富比一件“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以7451万元刷新了单色釉拍卖纪录。中国嘉德拍场,单色釉同样引起不小的反响。其中一件“清雍正仿汝釉六方长颈瓶”为雍正御窑重器,最终以241万元成交;另一件“清乾隆 祭兰釉大天球瓶”为乾隆同类御瓷之冠,同样非常罕见,最终以201万元成交。
佛造像板块是一直备受关注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拍品是其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嘉德秋拍中“皇家法相——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共计上拍176件拍品,成交率达88.64%,总成交额为5,581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5%,此次封面拍品“清乾隆 紫金琍玛无量寿佛”不负众望,最终以成交价897万元拔得头筹。

嘉德公司“选中之选—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专场共计29件珍贵的明式家具上拍,总成交1.05亿元。其中一件比利时侣明室旧藏晚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以1200万起拍,最终以2357.5万元成交。
市场冷寂期的挑战
自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市场调整期,以往喧嚣的市场步入冷寂,时至今日已近3年。在市场调整过程中,拍卖行面临的压力更大。从2014年秋拍结束后,“2014和2015年市场形势严峻”的判断声便不绝于耳,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东直言,目前市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供给短缺。随着拍卖的推进和拍品不断沉淀,很多藏家买到手里就不会再出手,所以可供市场选择的作品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传统收藏品类中可供选择的余地变小,最终出现拍品难以征集;另一方面,经历前一轮市场起伏后,人们普遍回归理性,在上一轮热潮中许多依靠市场顶起来的并不算精品的作品价格将出现下滑趋势。因此,部分市场分析专家认为,本次调整还将维持3至5年,在此期间拍卖行的征集成果、市场的接受能力、市场参与者的激情和决策,都将开始接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