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将使七千万人摆脱贫困

2016-07-08 14:59: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陶克图 卢茹彩

    “生态移民让我过上了好日子,对将来也有了希望,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村民万志俊说。2002年5月,万志俊一家从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黄洼村移民到这里,现有10亩水浇地,亩产粮食都在1000斤以上,“移民后不用再愁吃穿了”。

    宁夏西海固地区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搬迁之后,宁夏在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进行差异化帮扶。

    搬出来的幸福

    2002年4月23日,身为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黄洼村支书的万志俊,与村上所有的村民一道,利用宁夏生态移民扶贫项目试点的机会,走出大山。

    当年为了搬迁,万志俊最先拆掉了自己的家,给全村人做了表率。记得当时,他的全部家当就堆放在村口,不多几件,一台小手扶拖拉机就能拉得下。

    最近一次见到万志俊是在城西滩生态移民项目区如今叫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的村部。盈德村共有人家454户1854口人,村民全部是从干旱地区搬过来的移民。村里有耕地面积4205亩,由于这里土质好,又有扬黄工程灌溉,每亩地种玉米都能收获1500斤左右,加上距离城市近,打工方便,村民的收入较之之前在山里大幅增加,困扰村民的贫困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是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万志俊说,近两年他学会了不少东西,电脑也会使了,打字制表都能行。说着还拿过一份刚刚写好的两篇回忆移民搬迁的文章给我看。眼下他的生活过得不错,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远到西安做活打工;自己和老伴儿这几年种大棚栽蘑菇搞养殖,收入不少。住房也重新装修了。他说,写回忆搬迁的文章“就是为了记住那段永远忘不了的搬迁”,“是生态移民让他和千千万万的人走出大山,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截至2015年底,宁夏全区已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万,原本贫困的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964元提高到2015年的6500元。宁夏先后建成了一大批生态移民区,共从缺水干旱的山区搬迁了35万移民,其中盐池县城西滩作为生态移民扶贫区,共有2万余名生态移民至此。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效果显著,它既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减轻了人口对山区环境的压力,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赢目标。”

    精准扶贫

    “宁夏通过30余年的努力使290万人摆脱了贫困,然而目前仍有70万回汉群众在贫困线以下挣扎,扶贫开发已迈入‘深水区’,要斩断穷根,唯有在‘精准’上做文章。”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对目前宁夏减贫工作的进展和难点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2013年底开始,全国各地以实施精准扶贫为目的开展贫困识别工作,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共为8900万贫困农民建立了档案,为瞄准帮扶对象精准发力奠定基础。

    在固原市西吉县高同村,支部书记袁敬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贫困户的信息。“一户贫困户的信息就要填写七八页电子表格,包括收入、借贷、低保、养老等几十项。”袁敬霆说,经过一年多的精准扶贫实践,他们村原来识别出来的300多户贫困户,因为有部分已经成功脱贫,必须重新走访核查确定现有的贫困户信息。最终,他把村里进入精准扶贫系统的贫困人数更新为200多户。

    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宁夏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贫困人口识别和登记方法,经过申请、调查、初评、复核、审批、公示等环节确定贫困人选,并根据现实脱贫情况随时调整名单。

    对于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扶贫的方法又是个性化的。宁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宁夏对2014年识别出的1100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制定了为贫困户建设安居房、补给农田、协助发展增收产业等脱贫帮扶措施,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给予“普惠+特惠”的资金政策支持,对低保户实施民政救助,切实做到了精准扶贫。

    万志俊所在盐池县就推出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资助贫困农户发展养殖、种植等适宜的产业。农户在一借一还过程中累计诚信记录。从2014年以来,当地扶贫部门还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评级授信系统,以信用水平为依据,向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贷款,当地的多家银行都参与其中。

    从异地搬迁到精准扶贫,宁夏在扶贫减贫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当年这句生态移民的九字方针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年初,宁夏的市县区级领导分别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保证2018年宁夏全区全面实现脱贫。

    实现全面脱贫

    “全面脱贫”是中国未来五年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也被认为是五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意味着,到2020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

    虽然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到2014年底,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2015减贫与发展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特意强调了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指向,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以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中国主席习近平深知减贫工作的难度。他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足迹踏遍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为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国提出,要在未来五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和社保政策兜底等脱贫等措施,帮助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尤其是要在贫困地区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等措施,让互联网发展也惠及农村。

    陶克图:中国画报协会副秘书长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