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

王建明:琴弦上的企业家




王建明陪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玉林市的领导参观工厂。

王建明:琴弦上的企业家

许 靖 贾 兰

企业家王建明最大的爱好是音乐,当他从硝烟弥漫的商战中疲惫归来的时候,会沉浸在名家的乐曲声中,闭上双眼,让思绪随乐声飞扬,这时,他像一位哲人;当他演奏起小提琴曲时,身体随乐声摇曳,这时,他又像一位浪漫的诗人。然而,他人生的主旋律是围绕企业展开的,这中间,又有那些精彩乐章呢?

英雄交响曲

“用几十年、十几年的时间去追赶人家几百年形成的工业文明,不拼搏就没有出路!”

——王建明

1994年12月,中国首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在纽约上市。上市前夕,美国别尔斯顿投资银行和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在为企业撰写募股说明书时,公司董事长王建明把企业经营的理念归纳为:"人为本,争第一,零起点。"这家企业就是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它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和惟一冠名"中国环保"的环保产业基地。

从1985年至今,王建明就像一个高明的乐队指挥,与“玉柴”人共同演奏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乐章。

20世纪80年代初的玉柴资产不足800万元,厂房破旧,设备落后,主要经济指标在同行业的排名非常靠后,柴油机的最高年产量仅为600台。当时的玉柴虽然还没有到曲终人散的地步,但已是渐行渐弱。

1985年,38岁的王建明被任命为玉林柴油机厂的厂长。上任伊始,他首先提出了实施年产1000台柴油机的计划,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而当王建明为“玉柴”制定了"跻身国际内燃机强手之林"的目标时,全厂上下更是一片沉寂,没有人相信“痴人说梦”会成为现实。

初中二年级时的一个偶然机会,王建明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学习竞赛,他的作文被列作范文,物理竞赛拿了第一。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享受“第一”的美好感觉是他此后不断追求第一的最初动力。 1985年的王建明带着厂里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走出偏于一隅的玉林,跑遍了全中国,他们到各地看市场、找同行、比差距……眼界的开阔带来了认识的提高,到了年底,“玉柴”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并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它让所有“玉柴”人重新审视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找到了自信。当年那个十几岁小男孩勇争第一的信念成了全体“玉柴”人的信念:跻身国际内燃机强手之林。

曾经平淡渐弱的乐章出现了明亮的高音,从此一路高歌。

1992年4月,王建明在北京听了有关股份制的讲座后深受启发,他认定: 单靠国家投资是不够的,“玉柴”只有向国内外的资本家“借钱”,实行股份制改造才有希望。

也是这一年,“玉柴”成功地由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企业;

1993年5月,“玉柴”通过引进外资,把企业改造成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1994年12月,中国玉柴国际有限公司的股票在美国纽约正式上市,共募集资金7500万美元;

从1992年到1995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玉柴”完成了23亿元的投资,建成了中国国内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形成了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五十铃公司的重、中型车用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

然而,嘹亮流畅的旋律中出现了命运之神的敲击声,高速成长着的“玉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用王建明的话说,“玉柴”遭遇了“天灾人祸”。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虽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但市场出现了变化,许多商品开始供过于求,似乎在一夜之间,柴油机市场变得一蹶不振。此为“天灾”。1992年“玉柴”策划了新产品,原计划很快开发成功,投放市场,但直到1997年一季度,才真正瓜熟蒂落。计划没有按时实施,此乃“人祸”。1996-1997年,“玉柴”的利润从好几个亿降到了几千万,处在盈亏平衡点。

命运交响曲

“如何成为强者?成长坐标有两个,以自己为坐标,今天的我要超越昨天的我,要强于昨天的我;以对手为坐标,每天做得比对手更多,做得比对手更好,天天都有新优势。”

——王建明

命运给予王建明的坎坷太多了。

王建明的父亲是韩国人,与他的母亲在中国相识、成家。王建明很小的时候,父亲为辅佐家族事业而返回韩国,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三人留在中国。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他的父母从此天各一方,至死没能相见。在王建明的记忆中,父亲几乎是不存在的。母亲勇于承担的一生对王建明是最好的责任教育。

2002年,王建明接受了香港凤凰卫视的专访,在谈到决策失误时,他说:“我们内部把自己的失误叫‘人祸’,‘玉柴’的‘人祸’那肯定第一责任人就是我。”尽管每一次的重大决策都是集体讨论决定,但王建明还是连续两年主动放弃了他的年薪。 面对命运的敲击,“玉柴”一路上扬的曲调有了起伏,由高亢转入低沉,节奏也变得缓慢了。

在此之前,王建明经历过许多艰难时刻。文革期间,王建明的大哥被当做“白专”典型批斗、二哥被当做现行反革命,他自己也因反对张春桥而被关押了四个月;来到“玉柴”不久,又遭逢深爱的母亲去世、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因反对张春桥而入狱,王建明夫妇像他的父母一样天各一方,长达两年…… 但这些对王建明来说却却不是最大打击和困难,对他来说1996-1997年才是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企业众多员工的未来。王建明常常彻夜难眠,寻找着走出困境的方向。面对危机,他终于意识到:没有垮掉的市场,只有垮掉的企业,“玉柴”的柴油机十年一贯制,产品结构单一,缺轻(轻型柴油机)少重(重型柴油机)是造成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决策科学、果断而深得员工尊重、信赖的王建明对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整顿,经过连续三年的产品研发, “玉柴”改变了过去以中型柴油机一张王牌打天下的局面,形成了轻、中、重型柴油机并举,多品种、宽系列的良性产品结构,企业在1998年走出了经营低谷,以年增40%的速度,又一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1年“玉柴”实现销售额21.48亿元,利润同比增长26%。

在强者面前,魔鬼退却了,曾经低回、沉闷的旋律重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危机消失了,王建明的危机意识却更强烈了。他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动机关税下调30-40%,基本上和“玉柴”的成本优势相抵,因此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玉柴”的档案室,有一份王建明10年前的一个讲话稿。这份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也就是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后,“玉柴”将要面临的新问题。当年,“玉柴”上下就此进行了15天的讨论,就是要搞清楚面对国外强手,“玉柴”还需要做什么。

美国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商将“玉柴”视为进入中国市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他们采取几乎是亏本倾销的手段,企图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垄断中国市场。面对这样的挑战,怎么办?王建明有一个比喻,当两军相遇时,第一个站起来逃跑的人往往是第一个被打死的人。“玉柴”应对的主策略是赶上它,超过它。

月光奏鸣曲

“我喜欢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的音乐,他们和我的人格素质更接近一些。”

——王建明

王建明的大哥把他领进了音乐之门,让他懂得了音乐之美,二哥身上的英雄主义情怀则深深影响了他。王建明喜欢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既陶醉于前者浪漫诗人的轻快优雅,又被后者昂首问天的磅礴气势所打动。 1970年,王建明大学毕业后来到“玉柴”当工人,这个中国南方边陲的小城与大城市的反差太大了,王建明在给妻子写信时曾感叹:如果哪一天这里的孩子们能接受芭蕾舞的培训、受音乐的熏陶,这块土地就真正地改变了。

2001年是“玉柴”建厂50周年。王建明参加了庆祝晚会,那是一台有“玉柴”员工参加的文艺演出。职工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了芭蕾舞《天鹅湖》的片断,当身穿洁白衣裙的小演员们踮起脚尖在舞台上旋转起来时,王建明震动了。热爱音乐的王建明没有想到,早年间的梦想这样突然地在“玉柴”变成了现实。 王建明的青年时代是个充满激情和英雄主义的年代,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有很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王建明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了他事业成功的保障。

在很多人眼里,王建明是成功人士。除继续担任“玉柴”的董事长外,他还是中国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也曾应邀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总裁班讲学;1998年底,地方政府对企业领导人进行民意测验,王建明获得了98%的支持率。

但在王建明看来,现在作为企业领导者的成功与他当年高强度体力劳动之余的轻松没有什么两样,“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得最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王建明追求的是生活本身的丰富与精彩,他总是能从音乐和文学中寻找到灵感。在他的电脑里,有他亲手收集和整理的8000张影碟的目录;只要和妻子在一起,他每天必做的一个功课就是陪妻子玩“拖拉机”(一种扑克牌的玩法);有空儿的时候,他还会拿出小提琴,拉一首最喜欢的曲子……

这时的王建明是最放松和最真实的,而这份放松和真实成就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图片说明:

1王建明陪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玉林市的领导参观工厂。 2、工作繁忙的王建明与员工在一起碰杯的机会并不多。

3、王建明领导的公司,其重、中型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名列世界第二。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