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聚焦中国 >

聚焦中国
今日视点
直上九天揽明月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倒计时

来自航天员选拔训练的内部消息

航天员的日常生活

中国:在海南新建第四个发射场?

相关链接:中国已发射的三艘飞船
社会万象


“把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张庆伟

杭 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

“今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当晚, 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中心控制大厅,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太阳翼帆板正常打开’的报告传来时,指挥控制中心立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整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沸腾了, 中国在实现载人航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事情已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年轻的指挥员——中国航天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还沉浸在激动之中。

1988年4月,张庆伟研究生毕业分配到航天系统工作,
最初的日子曾拧过螺丝钉,那时他只有26岁。

张庆伟心情澎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知道,他是在航天的大熔炉里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近10年来中国航天的重大事件 ,他几乎都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成功的欢乐,失败的痛苦,曾经在他心中交织在一起。

他认为,不能把机遇当作一件将来一定很耀眼的事来干。“1988年4月,我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工程组里当技术员,连拧螺丝钉这种活都干过。我的家人都在外地,除了适度的休息外我什么工作都做,包括不是我们工程组的。” 他戏称在他所取得的一些获奖科研项目中,有些就是“管闲事管出来的成果”。

一个人不能拒绝做小事,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一个人一心只想干大事,很可能他连小事也做不好。

张庆伟回忆起他刚到单位时,从平凡小事,点点滴滴做起的往事。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计算机还很少,当时室里搞考勤表, 都是组长每个星期天用手画。有一天,组长说:‘研究室里能不能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这样我们组的就会比其他组好。’当时, 我们一个组里有好几个我这样的年轻人,但是就没有人愿意干,我觉得应该把它干好,于是,我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很漂亮的东西,而且还每个星期都换一下。我觉得这样一些事, 包括后来遇到的技术上的一些难题, 我的出发点不是先问是不是分内分外的事,而是觉得应该做就去把它接过来,并设法把它做得更好,干成以后就是一项成果。”

在相同的环境下,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在取得成果方面会拉开距离呢?无非两条:一是勤奋,一是机遇。张庆伟说:“除此之外,我觉得对工作的态度也很重要。 我的体会就是:不要挑活儿,脚踏实地干,哪怕做件小的事,也要做得比大家的期望值更好,有时还不妨做些‘分外’的工作。”

参加中美商业发射磋商的中方代表团。

对航天人来说,1996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的2月15日和8月18日,长征三号B火箭和长征三号火箭两次发射失败,使中国航天遭受重创。
就在这时,张庆伟临危受命担任发射队队长。

1996年,中国航天经历了两次挫折,2月15日和8月18日,长征三号B火箭和长征三号火箭两次发射失利, 使中国航天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时,中国航天总公司提出的口号是“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1997年,张庆伟临危受命担任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发射队队长。

那时,张庆伟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还不到半年,是长征火箭二号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两次发射失败,外电评论的大标题是:中国火箭怎么了?“组织上让我担任发射队队长,我深知责任重大。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是继两次失败后火箭研究院首次恢复发射, 也是1997年航天大型飞行发射任务的第一仗。 有人说,如果失败的话,就意味着中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倒退了十年。但思索再三, 我还是接了这副重担。我相信我能做好,我相信我们的团队能做成这件事。”

事后,正如张庆伟所言,发射成功了。发射时,他最初的岗位是在距发射点6公里的一个指挥所,但是他觉得这个时候作为发射队第一责任人,他应该到前线,到最前沿,一定要给大家以决心和信心。事后有人问他距离发射塔架那么近,不危险吗?张庆伟实话实说,“是有一点危险。但当时主要是想通过身体力行直接给大家树立信心,其他也就不会想得太多了。”

那一年,张庆伟36岁。

我们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祖国为每一位有志建功立业的志士仁人创造了条件。张庆伟在航天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懈攀登。经过那两次挫折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在大步前进。张庆伟是在他刚满40 岁的时候,挑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的重任。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图为巴西总统卡多佐(左一)在与参加发射工作的技术人员交谈。

“早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是我的最大心愿。”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拓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航天技术,开辟了人类探索外层空间活动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展航天活动,于1970年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中国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当记者问张庆伟,“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正常运转和圆满返回意味着什么时,他说:“它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实现载人航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在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担了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两系统的研制任务,在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后,火箭和飞船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发射和回收试验的圆满成功,使中国离实现载人飞行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长期在航天领域工作形成的严细作风,以及对科学技术的一丝不苟,使张庆伟有着一种比他人更为谨慎的态度。他说:“要实现载人飞行的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今后的研制任务将更加艰巨和繁重。航天人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丝不苟, 分秒不差’,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管理, 更细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完成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的研制试验任务。经常有记者问我, 无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一句话,就是为早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张总说,中国在空间领域也是开放的。事实上,中国与国际的合作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20多年来,中国开展了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多边合作以及商业发射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合作,已取得较为广泛的成果。这方面的合作很多,这里只举一个例子。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双方除了整星合作外,在卫星技术、卫星应用以及卫星零部件等方面也开展了多项合作。

这位老总表示,今后,中国仍将继续支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如,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应用的多边合作,利用空间技术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和灾害的监测。总之,利用空间技术为人类和平、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