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漫画
人与自然
地区平台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7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经济视野 >

经济视野
国际联合开发澜沧江-湄公河

台湾精品闯北京



台湾精品闯北京

本刊记者 乔天碧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有6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从1998年第一届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起,台湾精品厂商协会每年都派代表与会,并进行考察和评估。科博会的展出面积由1998年的1万平方米扩展到如今的10万平方米,使台湾首次得以团体和整馆方式参加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科博会。

此次共有13家台湾厂商参展,展出的都曾获得“台湾精品形象奖”金质奖和银质奖产品,其中有全球知名的防毒黑科软件专家趋势科技、全球最大的相机制造厂商普立华等。台湾精品馆的媒体见面会、小剧场等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台湾参展商领略了大陆观众的热情,大陆观众也体验了新颖别致的台湾精品。

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台湾厂商还带来了“创新价值”(innovalue)新概念。

台湾精品 ,创造创新价值的伙伴


第五届科博会上的台湾精品馆

“innovalue”是由英文innovation(创新)和added value(附加价值)结合而创造的一个新词——创新价值,其含义是“台湾产业善于运用创新,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满足客户需求,是其他竞争者无法超越的特质”,这是台湾人对自己产品的最新的定位。

台湾的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但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份额,目前已跃升为世界第14大贸易伙伴,成为国际间不可忽视的一股贸易力量,这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约占台湾企业总数的98%,按照台湾中小企业辅导准则的规定,资本在6000万元新台币以下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如此的产业布局,造就了台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制造,以低廉的成本,加上迅速满足客户需求的制造能力,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同质产品的售价约便宜15%—20%,消费者对台湾产品的印象也往往是“廉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崛起,台湾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台湾在制造业方面人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的优势逐渐减弱。靠以往中小企业没有长远规划的单打独斗,已无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竞争。如果要扩大贸易,台湾必须对自己的经济重新定位,必须设法创新更多层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形象。 从整体而言,台湾产品的质量绝对不是最上乘的,价格也绝对不是最便宜的,台湾产品的特点是什么呢?台湾的产品品质属于中上等,而价格却是中下的水平,它的综合价值就是第一的。以台湾的IT业为例,它的产业结构非常之完整,在台北的电脑展上,从主板到小小的螺丝一应俱全。客户可以在展览上找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并当场订货。而且台湾厂商的供货能力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只要签完合同,三天之内就可以交货。这就是台湾产品的“创新价值”。 台商坦言,台湾不能只是亚太制造中心,更要成为亚太的创新中心。台湾产品要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突破发展,所能倚赖的就是产业升级的两大支柱——品质、设计及形象。10年前,台湾的精品厂商协会就推出了“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目前已连续推出二期计划,第一期(1990-1995年),以欧美、日本为主要目标地区,东南亚及拉美洲为次要地区,建立“台湾产品识别体系”,运用“台湾精品标志”及“It's very well made in Taiwan”(台湾的产品很不错)等标语,宣传台湾产品优良形象。第二期(1996-2000年),把创新价值作为台湾产业及产品的竞争优势定位,透过全球整合行销传播的方式,重塑台湾产品新形象,同时鼓励台湾厂商致力研发,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塑造台湾“科技岛”(Silicon Island)的形象。

同时,台湾精品厂商协会还进行精品选拔活动,评选在设计研究发展方面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以协助厂商强化竞争体制,增强产销能力。台湾精品选拔活动,每年选出4个金质奖和20个银质奖,首先由精品厂商协会在岛内选出精品中之精品,然后由海内外的专家共同评议,获奖的精品将成为“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的主要推广对象。目前已有几千家企业获得了精品奖,200多家企业获得了金质奖。精品选拔活动对于提升台湾产品的形象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它的效果已经积极显现出来。


台湾世界贸易中心总经理黄志鹏在向媒体介绍台湾“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

据来京参加科博会的台湾世界贸易中心总经理黄志鹏介绍,“全面提升产品形象计划”今后的目标是,以更加谦卑的态度面向世界。该计划提出“台湾不是创新价值的惟一源泉,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是您创造innovalue的伙伴”。台湾产品将从各个方面证明,台湾的确是“创新价值的创造与实践者”,因为她拥有:完整、集中的生产及周边工业元件体系;快速、弹性的调度能力,交貨迅速;高素质、低成本的研发人力资源;精于科技研发技术商品化;善于用创新优势,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水准。 看好合作前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向外拓展,是企业得以生存及提升竞争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策略。祖国大陆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等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稳定的发展环境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台商到大陆进行投资。据统计,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近5万个,协议台资500多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近300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在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会激发更大规模的台商投资大陆热。

由于还不能实现自由的贸易,目前两岸累计间接贸易额2200多亿美元,大陆对台贸易逆差1500多亿美元;大陆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与此同时,台湾和大陆的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改变,过去在美国经常看到的是台湾的产品,而现在大多是中国大陆的产品了。随着两岸市场的逐步开放,两岸的逆差会逐渐缩小。


台湾精品馆中的“数码工作室”

目前,台湾方面对到大陆投资,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投资有所限制,而对两岸贸易并无限制。对于两岸的经贸关系,黄志鹏先生认为,这可以说竞争与合作兼而有之,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哲学”去做,从长远考虑看应该是合作,是竞争下的合作,只要我们“以诚相待”,合作是可能和可行的。目前虽然是做贸易,但贸易的关系很自然地会引发洽谈及合作。根据此次科技博览活动的效果评估,台湾精品厂商协会将继续在大陆开展此类活动,除北京外,上海、成都都将在考虑范围之内。

台湾企业进入大陆有着一个从南向北不断进展的过程,最早在深圳,后来是苏州和昆山,现在又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为什么呢?台商和所有的商人一样在寻找适合的投资环境。哪里的地方政府有好政策,能够为台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就到哪里去。有些地方的政府每年都要开会为台商解决实际问题,台商当然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投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戴克强先生认为,台商到北京参加展览可以深入了解大陆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的了解与合作,并进一步互相了解,这对两岸未来的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