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民在中国的成功之道
李晶侠
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放弃中国市场
 |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
谢国民
|
80多年前,谢国民的父亲为了创业走出中国国门,在泰国曼谷创建了一家小种子店,名叫正大庄。因为谢国民从小就喜欢养鸽子、养鸡,1968年父亲把自己创下的家业交给了他。谢国民用30多年的时间,把正大庄从一家小种子店发展到在20多个国家拥有250家公司的跨国跨行业集团。
25年前,正大在广东深圳和汕头拿到001号投资开发许可证,今天正大已在中国建立了20多家公司。在谢国民的眼里,机会比金钱重要,抓住了机会才会有钱挣。他说:“商家最看重的是机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就是有一万亿也不能跑到美国去做电信,因为他们已经把这方面的事业铺满了,没有机会和空间了。真的有这样一笔钱,为什么不去有空白地的国家投资呢?我们的零售业为什么选在中国,因为当时中国的空间太大了。我了解中国的民情,我了解中国人需要什么,我有很多产品供应我在中国的超市。”
谢国民不但看好了中国,而且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盯着中国,紧紧地抓住有发展空间和机会的中国不放。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正大集团把联华的股份以10块钱一股卖掉了75%,以便保住在中国的方便店,因为中国方便店这个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太大了。谢国民说:“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停,停就是灭亡,我们还要大发展,所以我们要保住有能力竞争的行业,保住我们竞争的机会和空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们保中国市场的决定是正确的。”
许多人认为,如果当时正大集团放弃中国市场,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们早就把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面了。但谢国民说,虽然现在篮子很多,鸡蛋也很多,但他最看好那一个篮子是中国,所以放的鸡蛋相对地多些,因为要把握住中国这十年的机会。事实证明,中国这十年的经济发展等于五六十年。
在方圆中游刃有余
正大的LOGO外面是一个方形,里面是一个圆,谢国民做事情的原则就是外面要方,不能改变,圆则意味着具体的事情在原则的范围内可以灵活处理。对于谢国民来说,最难在方圆之间平衡的恐怕是如何处理家族的事情。
谢国民把三个儿子分配在三个领域,把权力放给他们。当儿子的公司碰到特殊情况,运营结果严重亏损时,他也救得了,一定救,如果救不了就宁愿倒闭。不能为了救有病的一个,让健康的一个也跟着倒掉了,这样对家族企业来说损失就更大了。谢国民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如果没有经过风浪,没有吃过很多苦,要取得大成功是不可能的,哪怕他是天才。”谢国民给了三个儿子发挥才能的机会,但是一开始又不让他们当董事长。他给每个儿子都聘请一位强有力的专业人才当董事长,使儿子有高度的压力。他还要求他们一天最少要工作12个小时,只有星期天,没有星期六,因为他坚信不多做事情,多了解事情,就不会比人家强。
正大集团要进入中国大市场时,他的二儿子首先请缨,谢国民欣然同意,并把沃尔玛的原副董事长请来帮助儿子。一次,他们两人在工作中发生了矛盾,儿子向谢国民汇报,谢国民严厉地说:“以他在沃尔玛担任过副董事长的资历,他是你的老师,你要向他学习。你不要想他错的方面,一定去想他对的方面,他绝对是对80%,错20%。你对20%,错就错80%。一个好的学生要得到好的老师教育,就要做一个乖乖孩子,百分之百照做,学会以后,才能自己去加减乘除。”
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谢国民的三个儿子都经历了最大的压力,他认为这种磨砺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在这个风浪里面谁能够挺过去,谁就会很有前途。他说:“今天,他们在中国发挥得都很好,已经开了20多家公司,再过两年要开到120家。他们成功以后,等于我们集团的事业又在中国成功了。”
谢国民认为:“一个事业的成败,就好像树要倒掉一样,是上面先烂掉,不是根,所以领导层很重要。我们要把事业和感情分开,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有恩人,但是他们的本领不适合这个事业,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人尽其才,让他去做他擅长的事情。第二种办法是付薪水,让他当顾问。”谢国民把企业的创始人称为永久功臣,他们可以提早退休,薪水照拿,享有所创下来的企业所有的奖励,直到过世为止。新创的企业呢,完全照国际标准,你进来,你可以买公司的股份,但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不能做负责人,不能因为是以前创业的功臣就在新的企业加官进爵。
在人才的使用上,谢国民还采取本土化的原则,在哪个国家开创事业,就大胆地用哪各国家的人才,在他的企业里很多重要的岗位都是做在国的人撑着。正大集团在中国的20多家公司,中高层领导岗位上大多数是中国人。谢国民说:“中国有现成的专业化人才,他们熟悉国情,就不要再花20年或者10年的时间去培养,那样太浪费,太慢了,在中国的企业就要站在中国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再上一层楼。”
谢国民计划将来组织一个管理委员会去物色人才,他说:“不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最怕的是不懂得请能力强的人来帮忙。不要什么事情都以为自己了不起,哪怕你就真的了不起,你一天最多工作16个小时,如果你能够找到一百位比你强的,那你的力量就增加了一百倍。”
我们最拿手的还没进入中国
 |
正大集团在中国有6个色拉油工厂,现斥资5000元人民币对其进行重组,欲打造中国色拉油老大。 |
与20多年前不同,中国的市场不仅愈来愈完善,而且充满了竞争者,正大不仅要跟本地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竞争,还要跟全世界的大企业竞争。如果做得太小,没有特色,没有拿手戏,就会被中国的市场淘汰出局。
1988年,刚刚下海经商的刘永好(中国民营企业家,饲料大王)到上海出差,看到农民排长队买正大猪饲料,于是就萌生了想要自己生产猪饲料的想法。就是这个想法成就了正大在中国饲料业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希望集团。希望集团的发展使正大集团在中国的许多饲料企业面临困境,谢国民说:“饲料事业是我们集团最拿手的,曾经在中国有一段辉煌的成功。我们没有跟着时代,跟着中国的发展变化,但是,现在我们来改革还不会太晚,现在我们要把最成功的一套全部搬进来。竞争是我的家常便饭,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问题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有没有不断地加强,有没有不断地把事业做大。正大集团是有信心的,我们在农牧业水产业方面都是世界上的大公司,比如我们的虾鱼是销往全世界的,占美国市场份额的5%。这方面的事业我们还没有进入中国,我们最好的猪种才开始进入中国,我们最拿手的蛋鸡也没有进入中国。虽然慢了一点,但是,我看我们跟希望集团的竞争还有很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