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1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中华情缘 >

中华情缘
台商亮相上海台博会
台湾到上海:让生活更有味
香港“涅磐”
范紫光--“全美中学生领袖”


范紫光--“全美中学生领袖”

                          徐晓燕

一个5岁独自赴美与父母团聚的中国小男孩范紫光,17岁获“全美高中学生领袖奖”,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奔跑的青春——全美中学生领袖范紫光》一书的签名售书活动中,记者采访了范紫光。

17岁获奖

18岁的范紫光,去年获得了由“美国成就研究学会”颁发的“全美高中学生领袖奖”。这个奖项在美国高中生中具有很高的声望,它的评奖率较低,而华人后裔获奖更是凤毛麟角。评选标准要看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兴趣和才华、领导能力、责任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成果、个人品德、团队合作精神等。荣获此项奖励,是由鲁滨逊学校年级主任卡特曼女士提名。荣获者将载入“美国成就研究学会”的正式记录,并公布于众。范紫光告诉记者:“这个奖对我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范紫光和家人生活在华盛顿,目前就读于美国较知名的鲁滨逊中学。紫光在学习上是没的说,尤其是数学、电脑成绩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他在校园里也是个大忙人。紫光是学校闭路电视网的负责人之一,要领导300多名学生做一整套的电视节目,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自己拍摄电视短片,而且频频获奖。

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过,作为学校闭路电视节目的总制片人,范紫光仍然要在学校工作三四个小时。他要领导一小组学生编排出第二天的节目程序,收集各个学生俱乐部和运动队的新闻,采访教师和校长等。他还要从学生注册簿里找到将在第二天过生日的每个孩子的资料和照片,因为这是学生节目的一个重要内容。所有的内容都要在这三四个小时里完成录象、录音和剪接,以保证第二天早上能够准时在学校电视台播出。

每天用三四个小时为学生集体做贡献,以及承担着掌管价值几十万美元的电视机房和部分图书馆电脑设备的责任感,使范紫光感受到了更高的自我价值。

每当他完成了节目制作,检查过全部设备和门窗的安全后走出校门时,学校已是楼空园静。每天当疲倦和成就感伴随着他回到家,常常已是晚餐的时候了。

范紫光的爷爷范圣琦老先生是北京“老树皮”乐队的主力萨克斯乐手,他无论演奏中国的传统古曲还是美国的爵士乐,都能使一大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为之倾倒。受爷爷的熏陶,范紫光还能吹很棒的萨克斯乐曲,是校乐队的成员,参加各种演出,并常在国内、国际获奖。除了中文、英文,范紫光还通晓西班牙文。

5岁只身闯美国找父母

范紫光取得如此的成绩和家庭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但父母可以教育好孩子。范紫光两岁那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父亲范舒行携妻子张国虹赴美留学,现在美从事IT行业和舞台设计等工作。紫光5岁那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要一个人从北京去美国找爸爸、妈妈。年龄小不说,语言又不通,爷爷万般无奈,就在紫光的身上缝了个牌子,写好了姓名、地址、电话,中文英文一应俱全,托两位在机场卫星厅里现找的朋友路上照顾。但机场手续还得自己办理,小紫光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终将一切搞定。但一出机场看到的是陌生的城市、已经有些生疏的父母,不禁哇哇大哭。不过这段经历也成就了紫光日后自立自强、敢闯敢干的性格。

网络使紫光“神通广大”

范紫光称自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网上“蜘蛛”。有一次,范紫光完成了所有作业,突然想去看看父亲正在做的设计。他看到父亲正在为“白宫”设计一个总统做电视讲话的背景。在这个设计当中要使用多国语言,来重复“一起来干”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当时正在学习西班牙语,比较敏感地发现有些所用的词,正是他们课堂上引为例子的错误用法。

范紫光发现并帮助父亲改正了有错的西班牙语的句子,由此他推测其他语言的句子可能也有不准确的地方。范紫光的第一反应是寻找他那些同学,因为他们当中有学各种语言的人。

当时已接近午夜,但当范紫光打开电脑上网时,仍然有好多同学在网上,没过几分钟,德语、法语、葡萄牙语的正确句子都纷纷传过来。还剩几个没有确定的句子,他用网上一个语言翻译中心里的“电子译员”翻译出了那些句子。所有这些事十分钟里全部都解决了,而且避免了无论是紫光的父亲,还是布什总统使用错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

范紫光认为因特网可以鼓励人们的多种兴趣和爱好。他喜欢电脑三维和平面设计、电视片制作和日本动画。他能从网上的无数网站里,找到几乎所有与他的爱好有关的信息资料。

目标:找到艾滋病起因

经过一段时间,范紫光适应了美国的生活,语言已不成问题。紫光的爷爷去美国探亲时,带去了中国小学的数学课本。在爷爷的指导下,紫光的数学成绩很快就超过了同龄的美国小朋友,名列班上第一。爷爷对紫光的评价是:“学习态度严谨,有远见。”在其他美国孩子缠着父母吃麦当劳时,范紫光已开始做起了小白鼠实验,并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我长大要当生物学家。”也许不像国内高中生压力那么大,除了学习,紫光每天晚上都会骑山地车锻炼两个小时。而一到星期六上午他就会去附近的医院做4个小时的义工,他的工作职责是递送病人需要的物品、接电话和用轮椅推送出入医院的病人。

范紫光的父亲范舒行对儿子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紫光的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成长都是很好的历练,我们也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成功的人。”

由于范紫光在“国际IB”项目中成绩优秀和具有多方面的能力,2002年,美国享有生化专业盛名的布兰黛斯大学录取他进入其生化医学工程专业并授予他连续4年的每年高达37000美元的“马丁路德金奖学金”。

范紫光说他已具备一些学医的条件。比如:他能从帮助别人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并使别人更加快乐上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

范紫光还喜欢把事情做得很精细。

在他做的所有事情里,从家庭作业,到骑山地车,到安排他自己桌子上面的电脑等一大堆东西,他都尽可能地把一切放置在一种秩序之中。

范紫光可以非常心平气和地去测量化学试管里的物质反应,并且能不厌其烦地对那些微小化学反应进行观察。

面对自己的未来,18岁的范紫光信心十足:“我还想继续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我的目标是努力找到艾滋病的起因,救助更多无辜的人。”

18岁出书

范紫光和他母亲合著的这本书,以自述方式为主,向广大读者呈现了这个优秀中国学生怎样在美国不断迎接挑战,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成长过程,揭示了一个青年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奥秘。在分享自己的经验,揭示成功背后的因素的同时,侧面介绍了在美国的一个平凡中国家庭的社会生活。

读完范紫光的自述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位自信、独立,富有责任感,兴趣广泛,素质良好的学生。他正是以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超群的社会活动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一颗真诚的心,赢得了“全美中学生领袖”奖。

范紫光的父母在美国要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奔波,但他们仍对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为孩子的成长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此书中,他们介绍了结合中西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育范紫光健康成长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这将给中国的父母带来借鉴和启发。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