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中华情缘
经济视野
人物
视觉空间
文化脉动
旅游风情
天下事
 
2002年12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天下事 >

 



一、 经济

中国制造:80项世界第一

包括彩色电视机(4093万台)、洗衣机(1341万台)、电冰箱(1351万台)、空调(2333万台)、钢(15163万吨)、生铁(15554万吨)在内,中国有80项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1989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之初只有271公里,到今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2万公里。到今年底,我国将有山东、广东、辽宁、河北、四川、浙江、湖北、湖南、山西等11 个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摘自2002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20三峡工程总投资预计不超过1800亿元

    按照目前工程进展和物价、利息趋势预测,若国家不发生大的政策调整,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波动,预计三峡工程总投资不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比1994年时预计将至少节省200亿元。三峡工程平均造价1200美元/千瓦。截至今年10月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843.81亿元,其中枢纽工程完成投资382.29亿元,移民工程支付投资355.35亿元,投资完成比重小于实物工程量完成比重。截至目前,三峡工程累计到位资金866.52亿元。(摘自02年11月1日《人民日报》,作者杜若原、彭俊)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

    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三,复线铁路电气化铁路里程均位于亚洲第一。到2001年末,铁路总营业里程已突破7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2.3万公里,复线率为38.3%;电气化铁路1.7万公里,电化率为28.6%,提前实现了跨世纪5年建设目标。(摘自2002年月10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严冰、徐博)

中国5800亿元投入环保

    1998年至2002年,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投入达到5800亿元。   据财政部的统计,1998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共的投入427亿元,用于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的植被保护,给当地农民补贴,鼓励他们将过度开垦的农田转化为树林和草场。截至2001年中国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18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110万公顷,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摘自2002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刘东凯、廖雷)

上海每天出口量达一亿美元

    上海每天的出口量已经超过一亿美元。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9月份实现出口30.66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占全国出口比重已超过一成。(摘自200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吴宇)

北京长安街2009年彻底建成

    不断发展建设中的长安街目前只剩下最后10 块建筑空地。据有关部门透露,这10块建筑空地的规划方案已经基本完成。  这10 块建筑空地中,既有党政机关办公建筑,也有商务办公建筑、文化建筑,其位置均在长安街南侧,分别位于复兴门电教馆旁、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博物馆南侧、民族宫对面、中南海对面、六部口和台基厂附近等地。根据规划方案,长安街将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60周年时圆满完成建设。(摘自2002年11月4日《北京晚报》,作者王军华)

苏通大桥奠基

    2002年10月30日,江苏省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奠基。苏通大桥位于南通与苏州之间长江口宽6公里的江面上。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大桥全长8210米。主桥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的需要。主跨长度、主塔高度均创世界同类型公路桥梁之最。工程总投资627亿元。大桥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作者黄建国)

二、社会

中国城市垃圾气体利用方案出台

    《中国城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国家行动方案》于10月23日出台,预计到2015年中国城市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将达到60%至70%。据统计,中国目前城市年垃圾产生量为1.4亿吨,年增长约为3%,处理率为63%,但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大中城市垃圾90%仍是简单堆放。到达010年和2015年,中国将分别建成240到300个安装有气体回收装置的现代化垃圾填埋场,年收集利用垃圾填埋气体25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1300多万吨。(摘自200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秦京午)

 中国个体工商户已达2500万户

    截至2000年底,中国的个体工商户已达2500余万户,私营企业达到170余万户,其中私营企业集团3500多户。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首次突破2000万人,达到24065万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二者从业人员总和近8000万人。(摘自2002年10月16日《北京晚报》,作者郭强)

神秘八卦村——呈坎村

    被宋代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皖南黄山呈坎村拂去历史尘封,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申报文化遗产。建于东汉初年的呈坎村,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若迷宫。目前仍有保存完好的宋代、明代、元代建筑30多幢,清代建筑100多幢,成为中国历史古建筑博物馆。(摘自2002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鲁迅承)

三、文教科技

中国科技实力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基础研究与高新科技研究齐头并进,是十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计划,高效率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顺利完成,确保了我国在水稻研究中的领先地位;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摘自2002年11月4日上海《文汇报》,作者秦杰、邹声文、张景勇)

“神州四号”飞船今年将升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鸿福11月3日对记者透露,“神州四号”飞船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升空。在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将尽快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航天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关。(摘自2002年11月4日《光明日报》,作者张毅、张愈升)

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成立

    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已经成立。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破、泰国、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中国珠算协会迟海滨会长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珠算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成果,它起源于中国,在发展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珠算的普及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珠算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算,深受群众喜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摘自200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严冰)

河南5000件文物现存台湾

    台湾现存有河南文物4999件,包括铜器、陶器、玉器、织锦、编磬、书籍、甲骨等七大类。   1937年,日寇侵华,为保存河南博物馆所藏珍贵文物,抗战军民将文物由开封运至武汉,后运到重庆。1949年,又将河南古物共38箱,从重庆运到台湾,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陈列展出。1993年,台湾成立河南古物清查小组,1997年清查工作结束后出版了《河南省运台古物图录》。(摘自200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朱华颖)

杂交水稻大面积高产有望提前实现

9月18日,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其目标是,到2005年,杂交水稻每亩产量达到800公斤。这项目于1997年启动。袁隆平于40年前开始从事杂交高产水稻的育种研究,目前中国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的水稻和60%的水稻产量是城袁隆平及其助手研究出来的各种品系的杂交稻。据统计,截至1999年,杂交水稻已为中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人民大学65年培养省部级干部400人

中国人民大学建成校65年来,共培养和造就了17万高层次人才,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包括省部级领导400多人,司局级干部两万多人。(摘自2002年11月2日《北京晚报》,作者丁肇文)

四、港澳台侨

粤简化往来港澳申请手续

    为使广东省居民往来港澳地区更加方便快捷,广东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已对往来港澳地区的申请手续进一步简化。新措施包括三方面内容:简化工作单位和公安派出掘 具的意见、简化遗失通行证补办手续、增加往来港澳地区急事急办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首次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的,除个别情况,未满16周岁的儿童、年满60周岁的普通居民、已实行凭身份证、户口簿申领因私护照的普通居民,一律免交单位或者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意见。(摘自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肖文峰)

台湾出生率再现低谷

    根据今年1至9月的户籍登记人数统计,台湾全岛出生人数只有18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604%,换算成出生率只有107‰,预计今年总出生人数达到25万人也是勉为其难。纵横相比,出生率比去年的26万人又有下降,会再次形成历史谷底。   鉴于台湾近年来人口结构不断老化,出生率下降,劳动力呈现紧缺,台湾当局取最近呼吁“抢救出生率”,鼓励多生孩子。(摘自2002年月10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陈晓钟)

韩国有华侨近三万人

    史载,有少量中国人在殷商时代即在韩国定居,后来人数逐渐增多,最时曾达六万多人。日本统治朝鲜时期(1910年至1945年)以及后来的韩国政府对华侨实行排斥政策,以致大批华侨回国。另有一万五千名华侨再稀饭在美国,一部分移居到日本和其他国家。目前,韩国华侨有近三万人。(摘自2002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黄昆章)

台湾一对百岁夫妇创世界最长婚姻纪录

    台湾一对婚龄长达八十五年零七个月的百岁夫妇被子认为创造成了世界最长婚姻纪录,11月4日接受吉尼斯纪录分开认仪式。这对夫妇家住桃园县龟山乡山顶村,丈夫刘永养103岁,妻子刘杨完102岁。两人于1917年3月10日结婚,目前五代同堂,子孙多达110人。(摘自2002年10月29日《北京晚报》,作者王红玉、赵新兵)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