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范集湘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就需要有新战略,同时更要有新举措。范集湘针对新举措提出以下建议:
着力提高政府效能。企业的经营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企业的外部性很大程度需要政府使用有形的手去规范,而政府效能的提高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当前存在政府管辖权分散的情况,而且政府同级部门之间,协调很难,这直接影响企业找政府办事的效率和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企业“走出去”,可是一个企业要“走出去”需要到多个部门办理手续,这期间,政府部门之间如何协调,企业往往不知所措,这直接影响到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国务院对政府部门应该在新常态下有新思考,新审视,新调整。适当把同类部门、同类事情集中到一个部门牵头来办,明确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主管部门负主责,协管部门支持主管部门履责,这样企业找主管部门办事既快捷又方便。
范集湘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总体来讲还处于中低端、无序、分散、各自为战的状态。政府对“走出去”的战略明确,但是支持“走出去”的措施是分散的,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国家的活力。要把企业的活力和国家的治理能力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具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是看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参与资源配置。因此,国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政治外交需要、经济需要、当地国需要三方需要结合起来,不能一哄而上“走出去”。有些企业“走出去”反而有损中国企业形象、中国形象;中国企业“走出去”不需要中国政府的特别照顾,要敢于和西方企业PK,应该在和西方企业标准一样的起跑线去参与竞争,而不是过多依赖国家的保护政策,这样国际竞争机制才能发挥正常作用;最后,中国要明确哪些产业“走出去”具有优势,同时要进行整合,避免分散、各自为战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