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坚守”耕地红线 人大代表建言设耕地保护监察员


2015-03-07 15:56:57     作者:    字号: T|T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江耘)“耕地是农业的基础,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但‘占优补劣’等问题严重,优质耕地日益减少。”6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建议,明确各级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指标分解到村、组、农户,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保护耕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实现耕地“零距离”监管。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占用耕地。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递减。《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

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浙江地少人多,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优质土地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的保护也一直是浙江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肃性不足,“占优补劣”现象严重,优质耕地日益减少;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培育项目资金缺乏,耕地质量提升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陈乃科表示,如何依法保护耕地,为打造生态安全的基础屏障提供有力保证是这一代人应尽的义务。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副市长高炜也认为,“现在我们国家只有一部土地管理法,有关基本农田的规定,只是一个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下一步在立法层面上应当立一部耕地保护法。”

陈乃科也提出,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明确各级政府、行政村及经营主体的耕地保护责任。“可以把耕地保护指标分解到村、组、农户,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保护耕地执法监察信息员,实现对耕地的‘零距离’监管。”

“不仅要督查耕地的数量、质量,还要督查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耕地修复情况,做到耕地保护的督查,无死角,全覆盖。”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副主任委员孙太利指出。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车库:创业从 ...

昔日四处寻找合伙人的草根创业者,通过“车库”的孵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方领地。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