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爱的城堡,讲述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这是一座神圣的宫殿,供奉着八位达赖喇嘛的法体;这是一幅辉煌的历史画卷,珍藏着无价的藏族文化瑰宝。这座当年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宫殿,跨越千年,依然矗立在拉萨的红山之颠,昭示着汉藏千年长存的友谊,与这座城市浑然一体。千年的故事和记忆在这里凝固,藏族百姓的信仰在这里释放……
这是一座爱的城堡,讲述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这是一座神圣的宫殿,供奉着八位达赖喇嘛的法体;这是一幅辉煌的历史画卷,珍藏着无价的藏族文化瑰宝。这座当年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宫殿,跨越千年,依然矗立在拉萨的红山之颠,昭示着汉藏千年长存的友谊,与这座城市浑然一体。千年的故事和记忆在这里凝固,藏族百姓的信仰在这里释放……
清晨六点半,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的药王山观景台上,早早地汇集了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游客,等待第一缕阳光照亮这座古老的宫殿。
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座宫殿外在的宏伟时,拉萨的信众早已从四面八方涌来,以布达拉宫为中心,汇成一条没有尽头的转经人流。这座宫殿最摄人心魄的魅力,不在于它光影迷离的美丽,而是它在藏族人民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天气爽朗,阳光明媚。当我跟随着人群,绕着布达拉宫完成一次转经时,我决定走进这座古老的宫殿。
“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这座宫殿建在拉萨西北部的红山之上。相传,公元七世纪中叶,观世音菩萨被认定为普度吐蕃有情众生的菩萨,拉萨的红山被认定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此,红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
沿着白色的台阶,一步步向宫殿的心脏走进。布达拉宫的红白墙在蓝天下,格外的醒目。据说,宫殿的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完成,墙角尖若刀斧。西墙由后藏石匠完成,讲究圆滑。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能被劈成两半;而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下面则完好无损。
走上一个木质的小台阶,我们来到检票口。负责检票的藏族小伙子,一边娴熟地给门票打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听起来像是在诵经。我猜想大概是"唵嘛呢叭弥吽"或是祈祷幸福快乐之类的话。在西藏,像他一样边干活边诵经的人很多,仿佛工作只是一种附属品,诵经才是正经的活儿。
走进布达拉宫的宫殿,仿佛走进了一副浑厚的历史画卷:从五世达赖喇嘛到十三世达赖喇嘛,从松赞干布到文成公主,时光隧道让我们走进了西藏的历史。
我最先进入的是布达拉宫的核心建筑红宫,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规模最大。
走在宫殿里,偶尔能看到几名僧人,背着一桶水从我们身边经过,他们大多数微微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向宫殿深处走去。讲解员阿佳央珍告诉我,僧人背的是布达拉宫的圣水。负责背水的僧人每天从山脚下把清水背到布达拉宫的各殿堂,供礼佛之用。圣水里放着藏红花,因此圣水看起来是淡红色的。
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是西有寂圆满大殿,内有44根柱子。西端设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殿堂四周绘满壁画,面积达280平方米。其中记录五世达赖喇嘛进京觐见清顺治皇帝情景的壁画尤为珍贵。
殿堂内,几位年长的喇嘛正盘腿而坐,认真地整理经文。旺珍说,只有学识渊博的喇嘛才能担此重任,因为这些经文涵盖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尤为深奥。
布达拉宫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好文物和经书等。央珍说,布达拉宫对文物、经书进行了摸底普查,目前基本查清布达拉宫有10多万件文物,然后一一用数码相机拍照,归档管理。归档后的经书都用布包好,存放起来。
行走在宫中的各个殿堂中,我发现,殿里未绘有壁画的墙上,即使在黑暗处也显得很光滑。手指轻轻在墙上划过,有点油腻的感觉,像是特意打过蜡一样。究其原因,我从走在前面的一位老者那里得到了答案。
他边走边从随身带的小口袋中抓出一小撮酥油,添补在墙上有脱落和凹陷的地方,然后手指轻轻地一遍遍地抚摸着这千年的墙,仿佛这每一次触碰,都是他与这宫殿之间超越感官的一种交流。
我放轻了脚步,尾随着老阿妈向宫殿的深处走去,生怕惊动了这沉淀的历史。
我独自细细揣测着墙上的粘着的酥油到底意义为何,直到耳伴传来一阵低沉的诵经声,视野里移来一位红衣喇嘛。他站在冲热拉康殿堂里一个小木梯上,用一条哈达擦拭着供佛的器皿。大概是用久了的缘故,白色的哈达已经发黄了,也正是发黄的颜色更能显出这其中的厚重。
冲热拉康正中并列供奉着金质释迦牟尼塑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喇嘛塑像。殿内,一位身穿灰色藏装、围着五彩邦典的古稀老阿玛,在一少女的搀扶下,轻轻地将额头触碰在释迦牟尼塑像外的护栏上,停留片刻,然后再慢慢抬起头,望着塑像,喃喃自语。那眼神似乎能跨过千年的时光去与佛祖交流。老阿玛身边跟着一位中年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婴儿,用一件显眼的蓝色棉袄裹着。她随着老阿玛的动作也轻轻地在佛像前朝拜。
老阿玛那缓而又缓却笃定的动作,就像一组组慢镜头,让人觉得这古老的宫殿里的历史再一次被无限的拉长了。
从冲热拉康出来,我们就参观完了布达拉宫。拾阶而下,回头望着走过的宫殿,听过的历史,我脑海里瞬间迸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我忽然觉得眼前的这座宫殿美得有点不真实,那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使这座宫殿仿佛近在咫尺又宛如天边。
如此辉煌的一座宫殿,因为一位唐朝的文成公主而诞生。跨过千年的历史,如今的布达拉宫在藏族百姓的心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天清晨,它在红山之巅静静地注视着转经的人群,聆听着山脚下传来低低的诵经声和朝佛者手中的木板摩擦大地的声音,拉萨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这种迎接黎明的方式,已然成为藏族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