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位居中国中部,理应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横贯东西的长江、沪蓉高速公路和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湖北武汉与北京、天津、上海、香港、重庆、西安的距离都在1200公里左右。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使湖北具有不可替代的节点传导效应。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千湖之省,湖北自古就因水而兴,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航道有三分之一在湖北通过,总里程达1038公里。长江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国家规划的长江11个内河主要港口,湖北有4个。干支相联,通江达海的航运优势,正使湖北武汉发展成为辐射内陆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湖北省交通厅林志慧厅长,用4个词勾勒出湖北的交通特色: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辐射全国。她指出,进一步加快湖北交通发展,不仅是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基础和先行条件,也是提高全国交通网络通行能力、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部地区四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发展定位,这一个枢纽,就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部崛起的号角吹响后,从党中央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都将湖北加快区域发展的焦点首先投向了湖北交通。湖北交通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担负起先行官的重任。2007年6月,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写入了湖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以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更加便捷、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运输能力,不断提升湖北的交通枢纽地位。
刚印的高速公路图,眨眼就过时了!
刚印的高速公路图,眨眼就过时了!林志慧经常要对别人解释。确实,湖北交通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快。
——5年新增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57亿元,相当于从建国到2002年交通投资总和的2倍。2007年湖北省交通投资将突破300亿元大关;
——5年新增高速公路1401公里,相当于从湖北武汉通到海南三亚。今年底,湖北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有望突破2300公里;
——5年开工新建高速公路1866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重庆。今年内将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
——5年新增农村沥青水泥路近80000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两圈。今年底湖北省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达率将达到73%。
短短几年,众多高速公路纷纷跃上了地图。自1991年湖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70公里的武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湖北高速公路里程通车里程已达1747公里,2010年达到3500公里,已经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连接湖北省经济大三角及周边省会城市的两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了3小时省域经济圈。武汉到周边的长沙、郑州、九江等城市只需5小时,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地,也可朝发夕至。今年底,除神农架林区外,湖北省各市州均可实现高速通达;十(堰)漫(川关)高速公路也将提前1年建成通车,银(川)福(州)高速湖北段将全线贯通。届时,武汉至西安之间的行程将由目前绕道河南耗时15小时,缩短到7小时。2008年,武汉人乘汽车可高速直达重庆。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2004年确立了打造武汉8+1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周边8个城市围成一圈)的战略构想。湖北省交通人乘势而上,着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交通对接工程,加快实现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格局,城市圈交通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及加快湖北交通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今年底,随着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武汉188公里的外环线将如期画圆,以武汉为中心的七条放射状城市高速出口路也将基本建成通车,实现了绝大部分地级市到武汉1小时内到达,城市圈两城市之间多在2小时内到达,区域内绝大部分两县级市之间3小时内到达的预期目标。
服务创新,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
湖北交通的发展,给百姓出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打工也好、探亲也罢,快捷而方便,节假日举家自驾出游更是一路畅通。除了路更多、更畅了,车行荆楚,还能享受到更贴心、更温馨的交通服务。
林志慧介绍,从去年起,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交通厅大力建设方便民众的交通电子政务,其中一大亮点就是交通公众出行服务系统。
现在,外地驾车来鄂的朋友,只要登录湖北交通网站(http://www.hbjt.gov.cn),点击该系统,输入起始点、目的地,就可以马上知道走哪条路线更快捷、通行费要花多少钱、路上哪里在维修,还可以直接查询服务区、加油站、客运线路和气象服务等综合信息。
我们不仅要服务百姓的出行,还要让百姓的出行与我们互动起来。2007年5月,林志慧说。湖北交通厅政府网站公众交流栏目开设第一个月,就收到各类建议意见162件。湖北天门汪场镇石谭村农民谭海正曾致信厅长信箱,反映水泥路只修到村委会就不往前修了,他家离村委会只有半里远,为什么不能修到他的家门口?当晚就接到林志慧厅长的答复。
通过网络、电邮或电话,一个个普通群众的投诉和要求,得到了及时的答复和解决;一件件认真负责的办理和反馈,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肯定;一次次坦诚的交流与对话,凸显了政府网站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现了政府部门亲民务实、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的和谐氛围。湖北交通24小时值守服务热线和全省联网的投诉热线,已经成为湖北交通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连心桥;网上公众交流栏目开辟了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的新渠道;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一卡通系统、普通公路通行费征收月票IC卡系统和水上交通微机征费系统,为司乘人员提供了规范服务;覆盖全省17个市州的交通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面向社会的交通公众出行服务信息实现了由图文显示向图文、语音一体化服务的新突破。仅今年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公众点击率就达7万多人次。
今年是湖北交通服务创新年,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问题是切入点和落脚点。湖北交通人从实际出发,立志为百姓做十件实事,从畅通绿色通道、完善收费服务、组织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培训、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客运和船舶运力发展引导,到控制二级收费公路规模和收费站点、建立营运车辆GPS监控系统、普及客运站门检系统、推行一站式交通行政服务、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十件实事处处贴近民生,解决实情。
和谐惠民,新机制焕发新活力
湖北交通人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先导战略,不仅实施机构调整,而且注重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
2003年以来,湖北交通全面开放交通建设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境内外资本投资湖北高速公路建设,先后签订并实施高速公路招商项目9个、862公里,投资金额达280.41亿元;对招商项目建立并实施了业主负责、政府服务、行业监管、依法行政的建设管理新模式,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代建制试点,对企业投资运营项目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委托管理,形成了以高管局为龙头、以路段高速公路管理处(公司)为主体的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的新格局。
在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湖北交通人更加重视交通经济结构调整,像抓公路建设那样抓港航建设,努力实现交通发展转型;更加重视提高运输能力,像抓基础设施硬件建设那样抓现代服务软件建设,努力构建交通综合运输枢纽;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像抓交通建设那样抓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创建了湖北首条生态环保科技示范路--神(农架)宜(昌)公路,实现了路景相融、自然神宜的建设目标,坚持将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设计的第一追求、将恢复好生态环境作为施工的第一原则、将科技创新促进生态环保作为建设的第一动力、将实现自然环境原生态作为验收的第一关口,打造出一条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神宜生态公路新景观。
在推进新农村交通建设中,为了让农民群众走上水泥路、乘上方便车、过上安全渡,湖北交通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多方筹资、建养并抓,路基稳固、路面硬化,专群结合、联网畅达的农村公路建设理念,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农村客运发展理念,渡口建管、乡村主导,坡岸硬化、设施配套,渡船适航、渡工持照,安全渡运、方便可靠的渡口服务理念,实施了农村公路、客运站点、渡口改造定额投资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了厅局长和机关处室对口联系制度和干部包片蹲点制度,出台了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三个倾斜支持政策(即在项目安排、资金兑现和技术指导上倾斜),设立了农村客运运力发展导向资金,落实了非列养农村公路专项养护资金和质量监督经费,在实践中创造了合同管养模式和协会管养模式,开展了农村公路建设送教下乡,先后培养农民技术人才近千名,创建新农村客运示范线数十条,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的突出问题。今年又争取省人大颁布施行了《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作为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农村公路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它标志着湖北省农村公路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使湖北新农村交通建设蓬勃兴起。
湖北武汉新洲区高山村原是个黄泥岗,当地村民戏言: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槽,不扭秧歌步,随时要摔跤,自从村里通了沥青水泥路,村民们感叹:出门到县里,来回不沾泥,安全又便利。湖北农村很多村口贴着这样的对联:上联是路通车通一通百通,下联是心顺气顺一顺百顺,横批是路通人富。
这只是湖北新农村路站运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依托新农村交通建设,一大批工业园区、生态园区应运而生。湖北襄樊谷城县五山镇利用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将2.6万亩茶叶基地连成一片,形成了茶叶产业化格局,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采茶,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五山,集市贸易日益繁荣,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小城镇迅速崛起,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管理试点镇。如今新农村交通建设正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通村公路修到哪里,哪里的楼房就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哪里的沼气、厨房、厕所、栏圈等设施就配套完善起来。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通村公路的快速推进,有如一支强烈的催化剂,激活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和谐新农村建设进程。
刚毅精神,引领湖北交通阔步前行
陈刚毅是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连续四年两次援藏,在第二次援藏期间不幸身患癌症,仍旧把全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在交通事业上,呕心沥血,忘我工作,手术后7次化疗4次进藏,以刚毅的精神书写出时代的乐章。由他担任总工程师的湖北大道工程建设项目,被评为全国公路建设优质工程,创造了西藏城市道路建设史上设计、质量、工期等十个第一;由他负责建成的被誉为西藏第一跨的214国道西藏角笼坝大桥,犹如茶马古道上一道绚丽的彩虹。
湖北交通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就是因为在荆楚大地,有许许多多像陈刚毅这样的交通人,他们特别敬业,特别能打硬仗,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从来没有周末与节假日的概念。不管是干部,还是职工,无论是男女老少,有时只是一个电话,就要随时准备出发。许多交通人常年在外,多年回不了家,上有老下有小都没法照顾。林志慧动情地赞赏着她那爱岗敬业、团结拼搏的英雄团队。
这些不顾小家,只顾大家的湖北交通人中,有着一道独特的景致,无论是在修路的前线,还是在航运的港湾,无论是养路护路的前端,还是整个交通大盘建设指挥的后方,人们总能看到一批交通女性,她们让刚性的交通人变得温柔起来。
程武,一个看似男性的名字,却属于一个女子--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由她负责建设管理的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是湖北水运振兴的标志性工程,她带领的团队创造了导流明渠月开挖达200万方的国内同类工程之最。
沈雪香,随岳中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副指挥长,长年奔波在交通重点工程一线,为在湖北交通重点工程中首创招标全权委托代理新模式、推行无标底合理低价法招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静,武汉市公交集团578路女驾驶员,她开公交车18年,安全行车51万公里,节油4万多升,被誉为公交战线的节油大王,带出了800多名节油能手。还有平均每分钟收费1200多元,每班次伸缩手臂1000余次,每天要说1200多句您好,湖北京珠欢迎您、请走好的女收费员杨丽。
浩荡东风平地起,正是满帆快进时。十一五期间,湖北将构建起六纵五横一环的骨架公路网,三主一江一网的航道骨架体系,四主十九重的港口布局、七主三网的公路运输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网络,不断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努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增强运输能力,充分发挥湖北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中大进大出、快进快出、辐射周边的通道和集散作用。(本文责编:李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