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际大通道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公路干线的贯通,云南国际大通道的雏形今年底就能形成。到时候,通过昆曼公路,20个小时就可以从昆明到曼谷,而西双版纳的商船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可以直达泰国。云南省交通厅厅长杨光成兴致勃勃地说。
云南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过渡地带,具有连4省区、邻3国、近11国,是中国陆路与东南亚、南亚直接相通的地区。昆曼公路即将通车的喜讯,给正在打造旅游大省的云南省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吸引着国内外媒体又一次聚焦云岭高原。
20年间天堑变通途
云南省,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的同时,复杂多样、地质破碎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也是人所共知的,使得长期生活在群山包围之中的云南人不断发出行路难的叹息。
1986年7月,云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碧鸡关至安宁一级公路开始施工。20年间,云南,这个山区面积占94%的高原省份,已初步实现了以省会昆明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干线公路高等级化目标。截至2007年4月,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632公里,高等级公路达5608公里。从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全省交通投资共完成909.58亿元,特别是全省交通投资在2005年突破200亿元的基础上,2006年又上新台阶,突破300亿元大关,连续两年跨了两个新台阶。
高速公路建设:要速度,更要环保
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对周围的植被和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影响更是难以避免。如何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护、恢复和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一直是云南高速公路建设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作为昆曼国际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因为注重生态化而成为云南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典范。
思小高速公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八条通道之一的重要路段,是云南省三纵三横干线公路网规划中第二纵上的一段,也是中国唯一穿越热带雨林的高速公路。思小高速公路有37.21公里从小勐养自然保护区边缘次生带穿过,其中18公里穿过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野象谷――这段4.437公里、同时又是野象群经常出没的公路,是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让野象有不受惊吓的空间距离自由通过,桥梁比原有213国道和山箐特意高出8~12米;当野象出现时,附近的作业点就暂停施工。在建设者们的小心呵护下,野象甚至到工地附近觅食,来去悠闲,形成了与筑路人和谐相处的特别景观。
没有打扰森林里的大象,没有打扰栖息的小鸟,尽量不破坏这片热带雨林中的植被。不知不觉中,一条高品质的生态大道便出现在了边疆的大地上,成为了云南最美的一条高速公路。
农村公路建设,必须跨越的又一道坎
从1986年碧鸡关至安宁一级公路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开工,到昆曼公路即将全线贯通,云南的高速公路已形成覆盖全省、连通周边区域的干线路网格局。如何更好发挥干线路网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破解了这一难题。
2007年初,云南省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体制,构建农村路、站、运一体化网络,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或整齐块体弹石路;使全省85%的乡(镇)有客运站;全省90%左右的农村公路渡口完成改造。初步建立符合云南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机制,做到投入到位,有路必养,保证安全畅通。
云南省域多山,结合当地石料丰富、地方水泥厂多的特点,云南省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将弹石路打造成云南农村公路建设品牌的思路,并积极探索整齐块体弹石路的建设经验。水泥砼整齐块体弹石路面的特点是:成本每公里造价在25万元左右,比沥青、水泥路面造价低50%以上;施工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方便群众参与和保证工程质量;路面有装配性,可重复利用,符合农村特点,能有效节约资源;养护方便,管养成本较低,可保证安全通行。2007年3月份,交通部已批复同意云南省整齐块体弹石路面纳入国家统计,在通乡油路建设中可以用整齐块体弹石路面代替沥青及水泥路面。
建成国际大通道,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跨越这两道坎,云南交通正在迎来别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