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旅游·交通 > 新疆交通:为中国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铺平道路


新疆交通:为中国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铺平道路


2012-11-06 15:27:58     作者: 刘还枝    字号: T|T    来源:

说起新疆,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远。新疆,这个中国著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金石之乡,让人们心向往之,魂牵梦绕。

一部新疆交通史,就是一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奋斗史与创业史

一部新疆交通史,就是一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奋斗史与创业史。新疆交通史,折射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0多年来的苍桑巨变。新疆交通厅厅长穆铁礼甫·哈斯木说。40多岁的穆铁礼甫·哈斯木外形高大俊朗,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的外貌特征,从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开始,他在交通战线工作了30年,绝对是个老交通。

新疆地处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居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国接壤,边界线长5600公里。现全区人口2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0.1%,以维吾尔族人口最多,占全区人口的45.6%

据穆厅长介绍,在历史上,新疆是沟通东西方、闻名貌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西方的交流就已开始,北南两条丝绸之路开始形成。汉朝张骞两次通西域,加强了与当时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府的设置,维护了丝路交通,中西的商贸交往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已形成南中北三条畅通无阻的主干线,还分出许多支线,陆路交通初步成网。元代年间的中央政府通往西域和中亚的道路已经畅通,新疆与内地的牲畜、丝绸交易空前活跃。清初乾隆年代,内地通往新疆的道路交通进一步改善,清朝中后期通过整修驿道,架设桥梁,设置驿站,新疆南北驿道遍布,连接成网,驿道主线已有1.3万余里,驿站200多个。但从民国初期至19499月新疆解放前夕,新疆道路交通发展缓慢,直到民国17(1928),新疆才有了第一条公路,比内地修建的第一条公路足足晚了21年。到1949年末,全疆道路通车里程只有3361公里,平均每500平方公里面积仅有1公里公路,而且这些道路都是土路,路面凸凹不平、路况差,通行能力低。曾几何时,人们用线系葫芦形容新疆通往内地公路线的漫长和脆弱。

穆厅长说,新疆道路建设的真正巨变发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疆公路交通带来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相继完成了国道312314217219315重点路段的新、改建任务。吐-乌-大、乌-奎、和-库高速公路的建成,更是新疆公路脱胎换骨的重要时期,标志着新疆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截止到2005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已达到89500多公里,全疆15个地州市全部通二级以上油路,85个县市全部通三级以上油路,99.6%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公路。

与此同时,新疆铁路与民用航空从零起步。196212月,全长763公里的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揭开了新疆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序幕。目前,乌鲁木齐铁路局营业里程达2925公里,线路延展长度5125公里,全疆火车站达152个。解放初期,新疆仅有3个民航站,飞行线1087公里,机场设备及导航设施十分落后。目前,新疆航空公司经营航线达66条,其中国内航线60条,国际航线6条,航线总里程达91735公里、通航国家和地区4个,通航城市51个。

如今,新疆已经基本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环绕两大盆地、辐射地州市县乡和农牧团场、东联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北达蒙古国的干支线公路交通网络,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西部开发以来,变化最大最突出之一就是公路建设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要变、要通、要达,道路畅通是前提。只有道路畅通,世代生长在天山脚下的人们才能走出去,憧憬新疆美景的外人才能走进来。

但是,新疆地域范围宽广,从乌鲁木齐到南疆重镇喀什市1500公里,比从北京途经6省市到上海的距离还长;从乌鲁木齐到和田约200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自治区首府到各地州的平均距离为725公里。疆内各地区之间的长距离间隔,尤其自治区首府与各地州市之间以及各地州市之间的漫漫长路,决定了各地区之间只有通过长距离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连接,才能尽量缩短各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对于建国以来的新疆公路交通建设,穆厅长认为可以划分出四个阶段,即上世纪50年代的恢复期、60年代的初步发展期、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稳步推进期以及随后至今的快速发展期。这期间,具有标志性的建设项目有: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新疆第一条沥青路面公路--乌鲁木齐至独山子公路通车和新疆第一座永久式公路桥梁--呼图壁大桥落成,给了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极大的鼓舞。1985年,建成了当时西北第一条一级公路--乌鲁木齐至昌吉公路,实现了新疆一级公路零的突破。1999年,新疆第一条高速公路--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公路建成通车,这段全长283.3公里的高等级公路是新疆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货款建设的项目,开通后,乌鲁木齐和阿勒泰、哈密、吐鲁番地区、昌吉州和南疆5地州的交通更加便捷和顺畅,对加快吐--哈油田以及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新疆公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从2001年开始进行的通县油路(建设2228公里,总投资32亿元)、县际公路(建设4500公里,总投资99亿元)、通达工程的建设(1500公里),则揭开了新疆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成为新疆公路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质量最好的时期。

与公路越修越长形成正比例,则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越投越多。据统计,1950-2006年的56年中,新疆公路建设投资累计达到594亿元,其中1950-199545年中,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38亿元;1996-2006年,完成投资556亿元,是前45年投资的14.6倍。

对于新疆交通50多的多年的巨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曾十分感慨地说:西部开发以来,变化最大最突出之一就是公路建设。新疆公路基础设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新疆经济社会大发展,公路交通非常非常关键,必须高度重视,高度关注、高度支持。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新疆建成了公路运输服务、搬运装卸、汽车维修等门类齐全的运输体系,涉外道路运输也发展尤为迅速。目前,新疆对外开放的15个公路口岸中,已开通44条汽车出入境运输线路,是中国出入境运输汽车班次最多、线路最长的省区。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十一五物流业规划提出,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规划建设3个二级物流枢纽区、四大物流园区、六大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物流为支撑的多层次综合性大物流体系。

忆往昔,不堪回首。但如今,谈起新疆的公路交通建设,穆厅长已经十分自信了。采访时,他告诉我:不久前,他的一个上海回新疆探亲的朋友,用了7天时间游了喀纳斯、吐鲁番和古城喀什。回来后,朋友感慨地对他说:30年前,去趟喀什需要7天时间,而现在用7天时间就游了南北疆不同的地方,新疆的公路变化实在太大了。

是的,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把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串了起来,如明珠般镶嵌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

过去出门多艰辛,如今进城不湿鞋

道道公路交通串起的不仅仅是城市,随着中央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延伸到了乡间村野、边远牧区。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交通部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和要求,新疆交通厅近年来采取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农村客运、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措施,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据统计,2003年至2004年两年间,共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4.2亿元,改善了144个乡镇的通行条件,使257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通了公路,257万人受益,同时解决了860个行政村通油路问题。开通了304个行政村客运班车。全区有852个乡镇、7116个行政村通了班车。

2005年底,新疆的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28000公里,根据规划,到2010年,农村公路建设将实现四大宏伟目标:一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建设10000公里左右的通达公路;二是90%的乡镇通沥青路;三是60%的行政村通沥青路;四是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的标准化建设。

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公路一路畅通,让昔日上街骑马、运货用畜的新疆农牧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广大农牧民开始走出深山,越来越喜欢坐上班车,到县城逛上一圈。在新疆农村,一首民谣这样说道:客运班车进村来,农民群众乐开怀。过去出门多艰辛,如今进城不湿鞋。

农村公路建设,带给农村和牧民的不仅仅是交通的快捷和便利,更是越来越开阔的社会视野,越来越多的致富门路。

位于乌鲁木齐东北郊的东山区石人沟,由于修通了公路,从过去没有人知道的石人沟,一跃成了离城市最近的旅游景点。据介绍,去年乌鲁木齐东山区利用农家乐旅游,全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毛收入6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的目标,旅游业就帮助农民人均增收了六七十元,便利的交通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宽阔的柏油路把深山的农牧民和外面的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使得阿勒泰经济发展的步伐加速。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农民以前去一趟乌鲁木齐要走8天,现在从青河到乌鲁木齐往返只需24小时。

由于村子里通了农村公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皮亚勒玛乡兰干库勒村农民米吉提·马木提一家去年的石榴收入超过了6万元,成为和田地区新疆农牧民家庭借路致富的一个典型而引起当地媒体关注。

巴州地区农村公路的修建,使该地区的香梨全部外销,再也没有出现积压现象。同时,运输、建材、旅游、商业等相关行业也是水涨船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迅速变成了经济优势。

地处天山中部的博湖县,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番茄生长,以前由于道路坎坷,收获的番茄在路上就颠成了西红柿酱。但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变,这里的农民收入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只有5万多人口的博湖县番茄种植面积已达4.3万亩,以平均亩产6吨计算,2006年就总产超过25万吨,丰富的番茄资源和当地番茄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里程的迅猛增长,新疆交通厅从长远利益出发,把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摆到了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机制,抽调专门人员到各地州市县进行调研,及时发现并大力推广以地养人、以人养路的管理模式。为指导农村公路的质量管理工作,交通厅颁布了《新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力争把农村公路建好,让农民兄弟走上放心路。

主管农村公路建设的交通厅党委蔡毅治书记这样告诉我们:对农村来说,乡村通达工程称得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工程。我们应该认真地做好这件事,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老百姓。

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全疆89500多公里公路,一条条公路从这个城市连接到了另一个城市。

全疆火车站152个,线路延展长度5125公里,一条条铁轨交通将人们从新疆带出去,又将外面的人请进来。

全疆航空航线66条,航线总里程达91735公里,一根根经贸交流的触须,东进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西出中亚西亚甚至远至东欧各国。

新疆独特的地缘特点,使其在亚欧大陆经济贸易、中国向西开放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69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能源、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能使各族群众直接受益的项目,为加快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要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就在胡锦涛总书记到新疆考察的两个月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公路建设的决定》文件,给新疆公路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的十一五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坚持适度超前、科学规划、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网新疆境内段的建设;重点抓好三个打通,打通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打通纵贯南北疆的快速干线,打通对外通道;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继续推进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的实施。

十一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投资总规模552亿元,建设总规模4.2万公里。到2010年,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1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98公里,一级公路4295公里,二级公路8224公里。

根据新疆路网规划的设想,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以Y字形为主通道,以三纵三横为主骨架,环绕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与各边境口岸重要经济区相联,穿越天山,连接南北疆,东连内地,西出周边国家,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遇山辟路,遇水搭桥。采访间,穆厅长告诉我,中央启动西部大开发后,对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越来越大,把优先合理安排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现在与新疆相邻的西亚一些国家的交通部门领导人到新疆考察,都由衷地感叹新疆的道路交通建设变化太快。

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新疆要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这既是对新疆近些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这些年,新疆不仅仅是修了很多路,搭了许多桥,更重要的是,我们锻炼、培养、造就了一批交通建设人才,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沙漠筑路技术经验。同时,我们又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交通,实施交通安保工程、便道示范工程、环保工程,采取便民利民措施等手段,努力提高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厚积才能薄发,这一切,都为未来新疆交通事业再攀高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穆厅长坚定而自信地说。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