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境外评说 > 俄媒:中共自信从容迎接十八大


外媒肯定中国可持续发展:诠释"和谐与快乐"中国梦


2012-11-05 14:42:51     作者: 陈训迪    字号: T|T    来源: 新闻中心-中国网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陈训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随着会期临近,境外媒体有关十八大的报道逐渐增多。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境外媒体普遍认为,中国正经历从单一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到聚焦发展质量的转变,对中国降低GDP增长目标、扩大内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各项举措予以肯定,认为这些措施对内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外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拉动全球经济。

增速降至7.5% 注重发展“高质量”

2012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GDP增速目标为7.5%。众多境外主流媒体表示,这是8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目标首次低于8%,表明中国总体政策目标将更加侧重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和“高质量”,未来将会把更多注意力转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此前,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更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线。美联社、加拿大《环球邮报》等众多西方主流媒体积极评价“十二五”规划将未来5年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的积极意义,认为这体现出中国决心纠正持续高增长所带来的弊病,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国最新的五年规划(涵盖2011年至2015年)制定令人印象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拟降低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强度。

绿色“中国梦” 诠释可持续发展

美国《纽约时报》10月8日发表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题为《要“中国梦”不要“美国梦”》的文章提出,“和谐与快乐之梦”是对中国梦的诠释。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创始人刘佩琪说,当今中国人渴望创建一种新的国家认同,融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如平衡、尊重和流动)与现代城市现实。刘佩琪表示,这些目标对于中国的环保事业十分关键。如何调和从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到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村移民,从令人窒息的污染到环境破坏,就是推出一种新的“中国梦”,融合人民的致富憧憬与更可持续的中国。

此外,中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造传统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下大力气抓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也得到境外媒体的肯定。德国之声中文网2011年4月13日编译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题为《红色中国变“绿”色》的文章称,中国的水能和风能发电之多、对可代替能源的投资之多,都超过世界任何国家。美国之音2011年5月8日报道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增长的速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匹敌。《今日美国报》2012年6月12日报道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2012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趋势》和《2012年可再生能源全球现状》两份报告称,在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2011年,中国以52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高居全球首位,美国以51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紧随其后。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