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首页 > 航空·航天 > 司法改革,助推公平正义


从药父胜诉看网络侵权


2012-08-31 14:22:52     作者: 雷春晖    字号: T|T    来源:

2012年7月31日,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对药加鑫之父药庆卫诉张显名誉权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一审判决被告张显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仍然保留在网页上、其发表的有侵权内容的微博1条、博文2篇,并在其微博、博客上连续30日分别刊登致歉声明向原告药庆卫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支付原告药庆卫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元、公证费5960元。

事情源于,在药家鑫案审理过程中和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药案被害人家属的代理人张显,通过其微博针对药家鑫及其家人发布了一系列不当言论。张显在其开设的多个微博、博客上捏造药庆卫是“官僚”、“富商”等,并暗指药家动用关系拖延、阻挠诉讼程序,张显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性,煽动民众对原告及家属的敌视和仇恨。对于张显的网络不当言行,药庆卫要求张显赔礼道歉,但张显在其微博中明确表示不道歉,并在其后的微博中屡屡用“杀人犯的父母”等词汇对药庆卫夫妇进行人身攻击。为此,药庆卫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张显赔礼道歉。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此之外,中国宪法、刑法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触犯刑律,有可能构成诽谤或侮辱罪。

因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甚至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尽情享受着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但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而发生的名誉权侵权案件便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尽管我们常说网络是虚拟的空间,但是其中必然有对真实社会的反映,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还是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

所谓网络名誉权即是在名誉权的概念前加上了“网络”这两个字,由于目前法律领域对网络名誉权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普遍认为所谓的网络名誉权即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体对他人的名誉权进行侵犯的行为。因为中国的法律对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但网络上侵权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只是所使用的方式有所改变,使用了网络这一媒体,所以就侵害名誉权来说,中国现行的保护名誉权的法律对于网络名誉权侵权案件也是同样适用的。

张显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性,煽动民众对药庆卫及家属的敌视和仇恨。对于张显的网络不当言行,已逾越公民代理范畴,其言论已对药庆卫及家人造成极大伤害,并对药家人的社会评价造成极大贬损。其利用微薄等方式进行的侵权,更是在国内造成了大规模的口水战,影响面之广、公众关注程度之深,可以说是近年来网络侵权的典型案件。

网络侵权一般要符合如下要件:侵权人通过网络对特定民事主体实施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侵权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侵权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侵权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这四项条件,才能构成网络名誉侵权。

张显作为网络实名认证的公众人物,采用自行书写或转载他人博文、微博的形式对药庆卫进行诽谤、侮辱及家庭情况失实性的描述。其行为主观上具有对药庆卫的名誉进行毁损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侵犯药庆卫名誉权的行为,而且博文、微博一经发表,即被多人转发、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对药庆卫的客观评价,致使药庆卫精神受到一定损害。因此,张显应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

(作者为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1

2002年以来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10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