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生不断改善,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2年至2011年,陕西全省经济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11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健起步、首战报捷的预期目标。
在第16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期间,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今日中国》:陕西省近几年来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去年,陕西省出台相关的民生政策多达26项,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在改善民生方面有何新的举措?
景俊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国家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陕西省是较早推出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省份。“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把总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工程的改善和建设,主要是全面推进促进就业、收入倍增、全民社保、教育提升、健康卫生、文化惠民、住房保障、消除贫困、改善环境、生产服务十大领域。陕西省正处于民生改善加快发展的阶段,今年陕西省一方面要继续把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民生、振兴民生;另一方面把财政收入的16%用于教育支出。
今年陕西省在改善民生工作方面要力求有新的突破:首先在落实促进就业方面,尤其要重视大学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工作,省政府将创造条件,积极安排;第二,在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陕西省将建立城镇职工工资正常增长体系,同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加速推进“避灾扶贫移民”工程,全面推进工业化;第四,继续抓好保障型安居工程的建设,特别要注意安居工程的质量、建设速度和公平透明的问题;第五,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同步实施药品“三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改善医院基础设施,提高医院服务能力;第六,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第七,推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由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第八,大力解决农村的水、电、路等一系列老百姓所期盼解决的相关的民生问题。
《今日中国》:西洽会已经成功举办15届,其影响大、效果好、范围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客商来陕西投资,请问陕西省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景俊海:西洽会举办15年来,始终秉承“东西合作、优势互补”的宗旨,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积极推动东中西部之间的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央提出要继续支持办好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充分发挥其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平台的载体功能与带动辐射作用,这为西洽会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
本届西洽会以“扩大区域合作,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122个团组,10万名以上的境内客商参展参会。西洽会能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与陕西省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势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