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 财政:为中国文化产业腾飞助力


财政:为中国文化产业腾飞助力


2012-01-05 17:25:27     作者: 文/夏天    字号: T|T    来源:

借助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中国企业走向了世界。但是,当21世纪福克斯出品的《阿凡达》笑纳200亿元票房、贝塔斯曼在全球攻城拔寨之时,国内尚没有与之一决高下的文化企业。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文化兴国”战略正在激发一个东方大国的内在力量。

近年来,中国财政部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今后一段时间,财政部门还将继续加大对文化的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投入方式,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保驾护航”。

加大投入,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

安徽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后,很多人担心:事业单位身份一丢,待遇就会大滑坡。安徽省财政厅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打消了这些人的悲观念头。

来自财政的支持和保障让文艺工作者们没有后顾之忧。

“十一五”时期,中国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2005年,中国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为597亿元,2010年达到1543亿元,年均增长20.9%。其中,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05年为102亿元,2010年增加至316亿元,年均增长25.4%。

 
图书交易会吸引大量读者

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农家书屋等“十一五”时期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如期完成目标。此外,稳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支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财政投入让这一系列政策有了经费保障。

目前,在财政支持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迸发无穷活力:河南省电影公司改制成立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打破影片逐级发行模式,票房收入跨入全国前10;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转企后推出《红领巾》、《迷宫》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儿童剧,总收入从77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转制后,营业收入每年增长10多亿元,使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天津日报社组建报刊连锁发行销售网络,使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迅速提高……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2-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更多>> 深度报道

塔克拉玛干沙 ...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郭明义:平凡 ...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

更多>>在线调查

在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