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过去了,当我再一次站在“5·12”汶川大 地震遗址的废墟上,看到这里经历过苦难的人们,在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我想,这应该是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最愿意看到的情景。
让居者有其屋
再次踏上汶川这片土地,我似乎依然能感受到大地的震颤。美丽的小城、书声朗朗的学校、温暖的家,在那一刻,转瞬间化为废墟。
因此,让“居者有其屋”,在这个经历了浩劫的地方,有着更加重要和独特的意义。
灾后,当灾区530万户人家,或者住进了自力更生搭建的临时住房,或者被安置在政府提供的帐篷和板房中后,中央和四川省政府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新的家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做好灾区重建的十件事中,第一件就是确保灾区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但是,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39个极重灾县,530多万户居民和村民住房,8500多所学校,2300多所医院……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工程!正如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所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
可是,困难并没有吓倒中国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建设一个“安全、繁荣、宜居、特色”的新家园,一时成为灾区的流行语。
重建需要的资金是最大的难题。总需求为1.7万亿元,钱从何而来?除中央财政安排的恢复重建资金,还有地方财政拨款、对口支援资金、社会捐赠、国外优惠紧急贷款、特殊党费和银行信贷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重建是百年大计,规划和设计不能马虎。为此,四川请来了全国一千多家规划设计单位,一万多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甚至向世界知名设计大师征集方案,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权威专家参与规划设计。
地震带来的伤痛刻骨铭心。安全和抗震成为人们对于新房子的第一位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重建项目的选址事关重大。为此,四川的重建坚持了“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建筑物使用的钢筋规格和数量都比一般情况下要大、要多。2010年8月,四川再次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震中的新映秀经受住了考验,这证明选址是科学的。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的汶川、绵竹、江油、青川等重灾区,目前已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的目标。根据调查结果,98%以上的灾区居民已住进或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城镇重建住房,或经修复加固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住房。
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援建者,无论是来自山东、浙江,还是江苏、广东,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居者有其屋”,不仅仅是有房子住,而且是有好房子住。有人说,“地震两秒钟,跨越二十年”,当地百姓和建设者们说,“奋战两三年,跨越二十年”。
如今,在汶川地震灾区,建设得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当我们走进一个个绿树掩映的新村落、新县镇时,看到的是崭新的楼房、连体的别墅,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时尚相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不仅通电、通水,而且真正做到了“安全、经济、实用、省地”,呈现出一派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让生者有其乐
经历过死亡的人们,对于生的渴望尤其强烈。然而,失去亲人的悲伤、劫后余生的惊恐又时时纠缠着他们。地震之后半年,我曾经在他们暂住的板房里看到他们双眼噙着的泪水。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心痛的焦虑和担忧。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因此,治愈地震幸存者心灵的创伤,帮助他们走出悲伤、走进新的生活,真正生活得幸福,才能告慰我们那些死去同胞的在天之灵。
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做到了。
在青川智慧岛教育园区、马鹿小学,在雅安中里中心小学,在北川中学,我看到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看到孩子们正在描绘他们心中的美好生活,他们画画、习字、唱歌,那歌声包含着对全国人民的感谢。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自强。
在北川吉娜羌寨,在汶川水磨古镇,祖祖辈辈的农民住进跟城里居民一样的房子。设计者们在设计住房的同时,也为房子的主人设计了未来的生活。他们或者前店后宅,或者经营农家乐旅馆,亦可出租一部分给外来的生意人……寨子里的人们,不再单纯地务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多彩。主妇们热情地招待着前来就餐的游客,或者出售自家制作的工艺品,欢声笑语充满了农家小院。
搬离了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机器开始了更响亮的轰鸣。对于因为东汽而生活着的汉旺,失落感可想而知。可是,对于东汽的工人,光景却不太一样。一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女工,一丝不苟地守护着她的机器。说起地震时的情景,她显得十分淡定,显然,她不愿意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她更愿意在新的车间里创造出新的零件。而在东汽获得新生的同时,中国和世界500强中的很多企业落户四川,它们给天府之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企业获得新生更让人欣慰的,是新的生命的到来。在汶川五桂村,在都江堰虹口乡,在广元,在青川……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妇女、老人正在牵着小孩子的手玩耍。这些小宝宝都是地震之后出生的。也许,在他们中间,就有因为地震失去孩子的家庭再次孕育的生命。当地干部介绍说,地震后,让失去孩子的家庭生育孩子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是,截至3月底,有近5000个家庭计划再生育,已经有接近3000个婴儿出生,其中有一位49岁高龄的产妇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新生命的到来,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欢乐。
(张梅芝 中国网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