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出台“学校法”
今日中国:公开征求意见的“新教改方案”再次提出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你如何解释这个数字?
程方平:4%是一个集合的数字。我们一直在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教育经费在4%左右,但它的经济发展是平稳的,有时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在这种状态下教育经费也很平稳。我们的经济则是在起飞。GDP上升的同时,4%的金额也在上升。经费不稳定,使用上就会有很多问题。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预算应该从“根”上算起,应该通过专家论证,把每一笔账算好后用制度和法律规定下来。我们现在是教育经费不够,政策又不够完善,所以出现乱收费,乱花钱的情况。如果按照社会议定的标准来算,可能是8%,也可能是7%。关键是如何定这个基准,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基准。

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学校法”,这很让人费解。学校究竟怎么办,到底该如何花钱,国外都有这部法。日本的学校法《教育六法全书》像字典一样,规定得特别细,所以那里没有教师和学校乱收费的情况。我们的改革首先要有法可依,有标准可以防止很多问题。比如在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学校领导不用为钱着急,一切经费都会有保障。我们现在是教师工资、学生人头虽然有一些标准,但是全国各地不一样。地方上,你有一个好的教学质量大家都给你钱,这个钱在其他国家是不允许收的,这样下去好的学校会越来越好,农村基层一些学校就会越来越差,这不利于教育公平。
在国外,欠债的校长会被弹劾
今日中国:欠债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有的二级学院甚至开始卖地,一些公立大学虽然负债累累,但是还没有退出机制,这些债务应该如何消化?
程方平:高校负债少的二三亿,多的几十亿,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国外,校长会被弹劾。而我们的负债人想的是,我负债政绩却可以保证,债务可以让后面人去还。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不是我们这样用钱砸出来的,认为堆出几十个亿就能造出一所好大学,它们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有很多急功近利的东西,比如一所名牌学校,批它的时候,占地500亩,投资几千万,我们又没有给投资者一些政策上的优惠,那么谁会来投?要投的人一定是想把这笔钱赚回来,所以整个逻辑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