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解析


2015-01-09 10:13:30     作者: 王建民    字号: T|T    来源:

这一结果是偶然还是必然

这次国民党在选举中惨败与民进党的大胜,出乎许多观察家与学者的预料。观察国民党、民进党在岛内的政治发展与台湾蓝绿板块的移动以及台湾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是偶然的,并非一夜之间实现的,而是有其必然性,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

 
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正式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由于得票数明显落后而承认败选

就过去三次地方选举蓝绿得票率观察,民进党得票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国民党得票率呈持续下滑态势。2009年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得票率与民进党得票率分别为47.88%与45.2%,两者已十分接近,相差只有两个百分点。2010年五个直辖市长选举,国民党与民进党得票率分别为44.54%现49.78%,即民进党接近50%,领先国民党五个百分点,得票数超过国民党30多万票,表示在五个直辖市中蓝绿结构已首次出现“黄金交叉”,已呈现“绿大蓝小”。但由于只是五个直辖市选举,而不是全面性的地方选举,未引起外界尤其是学者的太大关注。就整个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历史看,一直呈现“国衰民兴”与“蓝消绿长”的趋势。就近年县市长地方选举发展看,绿营得票数与得票率双双超越蓝营的态势更为明显。就是说,绿营力量(得票数或支持率)迟早会超过蓝营的,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发生。这次“九合一”选举结果,果真发生了,国民党得票率降为40.7%,民进党上升为47.55%,超出国民党近七个百分点。选民结构与政治结构由过去的“蓝大绿小”转变为“蓝小绿大”。可见,国民党的大败与民进党的大胜,表面上看有其偶然性,但整体观察则有其必然性,是一个渐进过程。

这种必然性的发生,当然是众多因素叠加形成的,但最重要的或从历史发展角度观察,则是台湾社会“脱中国化”、“本土化”与“台湾国家化”的发展结果。

“台湾国家化意识”普遍化是问题的根源

由于特殊历史背景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推动“去中国化”教育等原因,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尤其是国家认同、政治身份认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政治认同变化的必然结果有利民进党的发展,不利国民党的发展,而且在选举中逐渐体现出来,才会最终有“九合一”选举的结果。

在历史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毕竟孤悬东海,与祖国有100多公里的海峡相隔,更由于台湾多次受海外列强的侵略与殖民,造成台湾与祖国关系的特殊存在,容易形成“台独”生存的土壤,在清代就有“台湾问题”与“台独”的出现,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更造成日后台湾与祖国关系的淡化,并走上与祖国大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国共内战,蒋介石集团退台偏安治理,尽管主张中国统一,反对与打击“台独”,但强烈的“反共”意识与教育以及后期蒋经国的“本土化”政策,客观上造成日后台湾的“反华意识”与“反中意识”,造成“中华民国台湾化”的政治危机,造成台湾政治本土化发展。李登辉、陈水扁20多年“去中国化”与“台独文化”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今天台湾社会的“独立政治意识”、“脱中国化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3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却无法打破两岸两个不同政治体系、不同政治意识,而且台湾的政治认同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逆转,中国人身份认同大幅下滑,台湾人身份认同大幅上升,台湾内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识逐渐消失,“台湾国家化意识”普及化与内在化。

 
2014年11月29日晚,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柯文哲宣布赢得选举

这种政治与身份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台湾社会的反政府、反体制、反贫富差距、反薪资停滞等结合在一起,终于在台湾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国民党惨败,损失近200万大军。

为何这样讲?关键是由国民党与民进党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与政治路线决定的。国民党是从中国大陆战败退居台湾的一个政党,如今是一个有120年历史的老政党,正式名字叫“中国国民党”,尊孙中山为国父,曾坚守三民主义,曾认同中国,主张中国统一。但在台湾民主政治发展与“台独”主张合法化之后,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与台湾的政治现实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冲突,国民党必须在“中国连接”与本土化问题上寻找平衡点,于是陷入两难困境。放弃“中国连接”,彻底本土化(党内一直有一股势力主张将“中国国民党”改为“台湾国民党”),就会变为“独台”政党,就与民进党的主张一致,失去原有的具中国意识的民众支持;如果坚持与“中国连接”,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又会失去当今台湾日益本土化的民众的支持。这让国民党在政治定位问题上变得十分困难,左右为难。于是今天的国民党,为了选举与执政,向现实妥协,不再讲两岸和平统一,不再讲自己是中国人,仅讲中华民族,讲炎黄子孙,强调“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等,可以说国民党已经变为实质上的“独台党”与“不统党”。国民党这一政治立场与主张的变化,造成党内认识的混乱与分歧,理念不一,理念摇摆,方向不明,凝聚力下降,战斗力减弱,走向衰败也就成为必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巨大变迁的环境下,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也就不足为奇。

可以说,经过20多年发展,“台独”不仅早已合法化,而且正当化,“台湾国家化”已“内在化”为一般民众的政治共识。依台湾民调显示,认同“台湾主体意识”的民众比率已超80%。“台湾主体意识”就是事实上的“台独意识”,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中国大陆是另一个国家。今天的台湾青年人,在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教育之下,他们的政治理念中,没有中国,或者中国是另一个国家,台湾是一个国家,他们不是中国人,是台湾人。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今天台湾的所谓本省人中,即使外省第二代、第三代也有这样的普遍认知。这样的一代青年人,自然不会去支持极力与大陆建立良好关系的国民党,而更倾向与他们政治理念一致的民进党。这才能回答青年人投票倒向绿营的根本原因。青年人大范围倒向绿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民进党将自己标榜为民主政党,是追求社会正义的政党,而将国民党视为“反民主”的政党,是威权政治的延续者。同时,国民党的老化与官僚主义,没有朝气,论资排辈,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青年人加入国民党,发展的空间很小,很难吸引青年人。相对的,民进党是一个青年政党,没有显著的官僚主义与官僚文化,党内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党内精英青年人众多,而且中常委有不少30多岁的青年人(国、民两党的中常委平均年龄相差20多岁)。

可以说,当今台湾社会的“脱中国化”、“绿化”与“独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台湾社会氛围与发展趋势自然不利于“既与中国维持连接又不能彻底本土化”的中国国民党,有利于标榜代表“本土政治势力”与“去中国化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1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纵观全年,中国政府致力改革决心坚定,举措果敢。2014谢幕,2015起航,新常态,新挑战,转型进入攻坚战,改革进入深水区,盘点这一年的中国大事,可以探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更多>> 深度报道

2014盘点中国 ...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改革的“大动作”。

全面深化改革 ...

2014年,在中国政治领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莫过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