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澳门回归15周年:从“一业独大”到“适度多元”


2015-01-09 10:04:35     作者: 齐鹏飞    字号: T|T    来源:

“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由于澳门自身经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属微型经济体,决定其必须充分利用“自由港”“独立关税地区”的特殊地位和中西交流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的区位优势,在全球化的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探索和确立自身的发展路向。回归15年来,澳门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国际化的区域性经济贸易服务平台”的优势地位逐步显现。

回归后的澳门经济发展空间有两个最主要的纵深面:一是祖国内地,一是欧盟国家和葡语国家。

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是澳门与珠海市、澳门与广东省、澳门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以及CEPA(《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内引外联”“远交近融”,有一个自近至远、自浅至深、自点至面、自临时性协议至制度性安排的逐步推进过程。2003年10月17日,CEPA签署以后,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又在2004年至2013年间,相继签署了CEPA的一系列补充协议。CEPA及补充协议的签署,是澳门与祖国内地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产物。随着CEPA及补充协议的陆续签署和实施,两地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制度性障碍正在逐步消除,经济交流与合作必然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澳门与欧盟国家之间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互动关系。回归以后,这种经济文化联系得以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澳门与拉丁语系国家尤其是葡语国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渊源,也是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中西交流的“窗口”“桥梁”和“国际通道”身份和地位的一大资源。回归以后,中央政府支持特区政府创立了以澳门为中介地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即“中葡论坛”。2003年10月,“中葡论坛”在澳门成立,并同时举行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其后,“中葡论坛”又分别在2006年、2010年、2013年举行三届部长级会议,签署多个为期三年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效。正如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所指出的,“基于历史原因,澳门与葡语系国家长久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将继续做好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充分利用本身优势,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上,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

回归15年来,澳门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克服种种困难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不仅维护了澳门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大局,也为澳门经济再铸辉煌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使“一国两制”的“澳门模式”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成型、成熟。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我们相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澳门将继续与祖国一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齐鹏飞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1   2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1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纵观全年,中国政府致力改革决心坚定,举措果敢。2014谢幕,2015起航,新常态,新挑战,转型进入攻坚战,改革进入深水区,盘点这一年的中国大事,可以探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脉络。

更多>> 深度报道

2014盘点中国 ...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改革的“大动作”。

全面深化改革 ...

2014年,在中国政治领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莫过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