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2014中国经济新信号


2014-01-08 11:28:37     作者: 刘 欣    字号: T|T    来源: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位列2014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的首位,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尽管中国粮食已实现第10年连续增长,但中国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中国如何与时俱进地树立新型国家粮食安全观,构建高效、开放、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十分关键。

 
中国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口粮对保障正常生活和基本经济秩序至关重要,必须确保更高的自给率,而且我们保持小麦和稻谷的生产比较优势从经济和技术角度都是可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原来提粮食自给,粮食包括谷物、豆类、薯类,‘基本自给’的提法树立了新的粮食安全观。”

专家们普遍认为,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继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2013年的工作重点之后,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其作为2014年的工作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的几大举措: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这是根本出路;二是强调市场竞争,推动过剩产能淘汰;三是加大标准约束和执法力度;四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机制优化等环境,推动创新。

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

自2012年以来,政府性债务问题逐步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地方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分析人士表示,地方债务规模过大以及监控之外的隐形债务,对经济等多个领域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风险。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控制债务风险单列是未雨绸缪的体现。此前,财政部、银监会以及业内权威专家曾先后表示,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局部地区地方债务有爆发的风险,是中国经济的一颗定时炸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央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意味着今后所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都要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约束。一旦纳入预算管理的话,各种政府性债务就应该经过法定的预算程序。”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中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总体目标下,业界已经看到了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证监会近日就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并于不久前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监会也正在酝酿将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调整至30%。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相关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出台。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也点明了方向: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完善保险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与产品。

      1   2   3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4-01

2013年,对于大陆和台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大陆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战略部署。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