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西港特区:打造“海丝”新样板


2015-03-07 17:54:34     作者: 昌举 文华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

备受中柬两国重视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是由红豆集团等多家中柬企业共同打造的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距离柬埔寨唯一的国际深水港及铁路12公里,距离西港国际机场3公里,是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项目,发展空间巨大。至今,西港特区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1家企业入驻,其中58家已投产运营,区内从业人数1.2万名。

中柬政府重视,发展潜力无穷

西港特区是首批通过中国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得到了中柬两国领导人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13日,中柬两国正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协定》,明确了西港特区的法律地位,使西港特区成为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合作区。根据双边协定要求,两国政府先后于2012年12月和2014年1月召开西港特区副部级协调委员会会议,为西港特区协调解决跨国、跨部门事宜。

柬埔寨政府非常重视西港特区建设。进入西港特区,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以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名字命名,叫洪森大道。洪森首相把西港特区亲切地比作自己的“亲儿子”,多次提到要把西港特区建设成为柬埔寨的“深圳”,成为柬埔寨对外开放的窗口,足以显示洪森首相对西港特区的重视及对特区寄予的厚望。2008年2月23日,洪森首相携夫人亲自为西港特区奠基,正式拉开西港特区建设的序幕。

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西港特区招商会、协调会,来推进特区建设;2009年7月,无锡市与西哈努克省缔结为友城,2014年7月,江苏省与西哈努克省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就推进西港特区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两国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西港特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西港特区发展前景愈加宽广。

西港特区广场效果图

加快园区建设,西港人矢志不渝

西港特区建设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为加快建设步伐,西港特区公司中方控股股东——红豆集团于2007年选派了一批精兵强将,来到西港特区开疆扩土,经过7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热带丛林、莽原荒滩变成了有着宽阔的大道、错落有致的标准厂房、气势雄伟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发,沿4号公路一路向南行驶大约4个小时,就到了西港特区。记者两年前来到这里时,周边的莫德朗村还有很多破旧的小木屋,如今这里很多户村民都盖起了小楼,有的家中还买了小汽车。村民万纳高兴地告诉记者,村里很多人都在特区工作,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同时,西港特区的发展也带来了商机,村里很多人靠向工人出租宿舍或开小商店赚了不少钱。

在西港特区附近的塔毛通村,记者见到了洪森·思迈登学校校长普登。他告诉记者,2008年中国企业帮助修建了新校舍和校长办公室。新校舍有两层共12个教室,新校舍建成后,学校新开设了高中部,班级数量增加了近一倍。普登对记者说:“教育对柬埔寨人民摆脱贫困十分重要,感谢中国企业的帮助,让这里更多的孩子有了摆脱贫穷的机会。”

在西港特区内,除了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厂房,还特别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海关、商检、劳工、西哈努克省等部门官员入驻其中,为入园企业办理各种手续。负责“一站式”服务中心管理的柬埔寨发展理事会驻西港特区首席代表南金坦对记者表示,他已经在西港特区工作了近3年,看到了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园区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为西哈努克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西哈努克省省长戚少坤对记者表示,西港特区为西哈努克省经济发展,为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投资环境优越,配套设施完善

柬埔寨居于东南亚交通枢纽位置,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柬埔寨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自洪森首相执政以来,国内政局稳定,大力发展经济,所有行业都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2004年,柬埔寨加入了WTO,是世界上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柬埔寨还可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给予的特殊贸易优惠政策及额外的关税减免优惠。

如今,西港特区5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完成通路、通电、通水、通讯、排污和平地;建有85栋厂房,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柬籍员工宿舍,集贸市场及生活服务区等硬件设施,已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最完善的工业园区之一。

第四届东盟博览会上柬埔寨首相洪森(前左二)亲临西港特区展位

重点打造“一城、两港、三中心”

围绕中柬两国领导人的指示精神,西港特区明确了“港城产互动”的发展思路,将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及平台作用,重点打造“一城”、“两港”、“三中心”,努力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点样板。

“一城”即中柬友谊城。实现300家企业入驻,10万人左右产业工人;形成20万人的生态化宜居新城,带动柬埔寨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两港”即海港和空港。依托临近西港港口及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加快两港基础建设,通过临港产业发展,形成特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三中心”即以柬埔寨新经济中心、东南亚新物流中心、大湄公河次区域培训交流中心三个中心为重点抓手,建设工业化新城,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热心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西港特区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文化,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与当地人民、社会的和谐发展。西港特区一方面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提高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迄今先后5次向柬埔寨红十字会累计捐赠了16.5万美元,支持柬埔寨的经济社会建设,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奉献企业爱心。为改变周边环境,争取当地基层政府和群众对园区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特区公司先后捐助25万余美元,为周边乡村改建学校、修桥铺路、改造寺庙等。

建设中的西港特区正在奋力拼搏,不断开拓,不仅要努力为中国企业打造“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绝佳投资贸易平台,早日成为西哈努克市新中心,成为柬埔寨的“深圳”;更要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点样板,为促进中柬友谊,深化中柬经贸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车库:创业从 ...

昔日四处寻找合伙人的草根创业者,通过“车库”的孵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方领地。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