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民乐的魅力


2015-03-07 17:42:00     作者: 李 媛 卢茹彩    字号: T|T    来源: 今日中国

北京的冬天,寒意习习。周六上午,9岁的彤彤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位于北京国贸商圈的桔子树(北京)国际艺术培训中心。她在这里学习竖笛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每周一次,从未间断。

此时,与室外的寒冷相比,培训中心里已经非常热闹,像彤彤一样,利用周末来这里学习声乐和乐器的学员们陆续赶到,在各自的教室里开始他们的“艺术之旅”。

2011年9月25日,在德国柏林音乐厅,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右)演奏中国名曲《鹧鸪飞》

中国民乐悄然升温

彤彤的竖笛老师张双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现在兼任桔子树(北京)国际艺术培训中心国贸校区负责人。她介绍说,创建于2011年的桔子树最初并没有设置民乐课程,而是以市场比较看好的声乐、西洋乐器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咨询人数的增加,现在学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古筝、琵琶、二胡、长笛、葫芦丝、巴乌等民乐课程。

“现在大家学习民乐的热情非常高。”张双说,每到周末,她一天要连续上五六节课。她的同事刘才华的二胡课程则从早9点排到晚上8点多。

据了解,民乐学习人群年龄跨度较大,既有中小学生,白领,也有退休的老年人。“周末学员以中小学生为主,成人则多会选择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张双介绍说。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统计数字显示:最近10年来,仅青少年学习者,全国学古筝的就有100多万人,学二胡的有60多万人,学扬琴的有50多万人,学笛子的也有40多万人。

无独有偶,和培训机构的民乐热潮一样,群众自发的民乐组织也层出不穷。25岁的刘小刚毕业于山西省戏剧学院,经营着一家乐器行。一次逛公园偶遇一群老人正在自学葫芦丝。他上前指导了一下,没想到从那以后,他就成为这群老人们的义务培训老师。刘小刚的这些学生平均年龄6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后来,刘小刚干脆在社区开设了葫芦丝免费培训班。一年间,他免费教授的学生已有上百人。老人们说学习乐器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心情也变得特别好。

民乐升温直接带动了乐器的生产和销售。在刘小刚的乐器行里,二胡、古筝、笛子和琵琶是人气最高的产品,年销售量已经连续3年达到了20%的增幅。

不仅如此,一些“偏冷”民族乐器的学习人数也正逐年增多。据上海敦煌乐器有限公司销售人员介绍,以前“无人问津”的月琴、柳琴、阮等乐器现在都很好卖。在2015年举办的一次乐器展上,售价2000元的各式杉木古琴,因其质地好,性价比高,仅一天的时间就卖出了20多把。

乐器爱好者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现场参观

“民乐热”背后的推手

“我们主要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彤彤的妈妈刘女士说。为了陪彤彤上长笛课,每个周末刘女士宁愿花掉半天的休息时间在培训机构的休息室静静地守候。她的周围坐满了和她有着同样美好愿望的家长们。不仅如此,为了适应竖笛的演奏需要,提高肺活量,刘女士还给彤彤报了游泳班。

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把中国民乐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开设民乐课程,组建乐团,请专业团体进校演出等形式普及民乐,增强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对于成年人学习民乐的原因,张双认为多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增加自己的“魅力值”有关。“现在‘民乐’是个时尚名词,我有位男学员30多岁,就是因为在朋友聚会上发现大家都能‘露一手’,自己也不想落伍,于是就来学长笛的。”张双说。

这位学员告诉记者,就跟玩三国杀一样,民乐也是一种交际方式。虽然目前还只能吹简单曲子,但他已经尝到了甜头。在单位组织的联谊会上,他的笛声引来了无数美女的侧目。此外,他认为相对于西洋乐器而言,学习民乐具有成本低、上手快等特点,这些也是他选学民乐的原因。的确,只需投入百元左右的笛子、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相比动辄上万元的西洋乐器,显然更加“亲民”。

谈到推动“民乐热”的大环境,作为一名从业者,张双明显感觉到这股热浪是在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后涌来的。“奥运会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更多交流活动的引入激发了中国文化市场的活力,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唤醒了我们的‘国学热’。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精神生活追求也是重要推手。”张双说。

而他的同事、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刘才华认为,近年来,大众传媒对中国民乐的宣传推广也是原因之一。“我爱上二胡就是从电视上看来的。二胡那悠扬的乐声一下子吸引了我。”刘才华说。

200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族乐器电视大赛让刘才华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后来这一赛事在2009年、2012年相继举办。“新颖的曲式和编排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中国民乐的魅力,使社会慢慢回归对民乐的重视,也带动了其他演出市场。作为民乐从业者,我们认为这个比赛的分量很重。”据悉,2015年,第四届民族乐器电视大赛还将如期举办。

2011年,文化部提出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扶持工程”计划,此后每年财政部拨付600万元作为工程资金。“这几年,借助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扶持工程、文化部艺术司人才培养扶持计划等项目,我们已经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舞台上,推出了一大批中青年民乐艺术家。”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说。

中国香港地区的小学生演奏中国乐器,并与加拿大国家艺术中心交响乐团音乐家们交流

专业乐团的坚守

与此同时,民乐市场演出常态化,票房屡创佳绩。中央民族乐团的民族音乐厅全年商演达到170多场,经济收入1300多万元,和以往相比翻了一番。这背后是传统民族音乐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越来越受到欢迎。

1960年,中央民族乐团在原中央歌舞团韵民歌合唱队、民族管弦乐队基础上成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对乐团的成立有诸多期待,其中一项就是“对民族乐器进行改革,以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从建团开始,乐团的演奏家就深入民间,专程去西安学习“西安鼓乐”,到浙江学习“舟山大锣鼓”,到江苏学习“江南丝竹”,不断从民间音乐和器乐中汲取营养。这种传统在今天得到更好地发扬,乐团分别在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和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等地建立了基层民族音乐联系点,基于民间民族音乐的《美丽新疆》和《西藏春天》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也一直受到观众欢迎。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还承担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扶持工程”中的一部分工作,如承办“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等活动,也进一步推进了乐团扎根民间的传统。

与此同时,中央民族乐团还不断走出国门,把中国优秀的民乐带给世界各地的观众。1998年、1999年、2010年,乐团三度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新春音乐会”;2003年10月,乐团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开幕式演出及环法巡演;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为各国元首演出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2013年,乐团在美国多个城市进行了“跨越太平洋—中国文化走进美国”系列演出……乐团的《金色回响》、《江山如此多娇》、《泱泱国风》、《印象·国乐》等音乐会,已经在观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其招牌音乐会。

像中央民族乐团这样的大型乐团在中国还有多家。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民乐人士吸收借鉴了西方管弦乐队的模式,结合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从数千种民族乐器中选择了以吹、拉、弹、打四个声部为基本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器组成乐队。

1949年以后,为弘扬民族音乐,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上海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等大型民乐团,大型民族乐团的人员编制一般在50至80人左右,省级民乐团则在二三十人。而遍布高校和中小学的民乐团,也让中国民族器乐和音乐的发展后继有人。而活跃在城乡各种类型的业余民乐团体更是难以计数,他们活跃在公园和街头,以自娱自乐的形式来传承二胡等传统民族乐器和音乐。

民族音乐的复兴让一大批民族器乐演奏家脱颖而出。刘德海和闵惠芬等老一辈大师的演奏技艺炉火绝青,闵惠芬被美国交响乐团称赞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而身为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的吴玉霞,不仅在国内外获奖无数,电影《末代皇帝》、《霸王别姬》、《风月》等影视剧中的琵琶配乐也都出自她的演奏。

 

在线订阅

在线试读 杂志订阅

今日中国 2015-02

过年慰问侨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是国务院侨办近年来打造的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市政府侨办文宣处副处长李晓菲说,“这些年,该活动走遍了世界各地,影响极大,在海外被誉为‘海外春晚’。”

更多>> 深度报道

科技创新 撬动...

当前,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车库:创业从 ...

昔日四处寻找合伙人的草根创业者,通过“车库”的孵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方领地。

微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