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文化艺术>影视

中国电影欲借好莱坞模式讲中国故事

2011-09-19 08:16:00 来源: 作者:唐元恺

几个月前,《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作为儿童节礼物再到中国。首个周末,票房便过亿,一举改写《阿凡达》3天破亿(人民币)的纪录。虽然其本土收入不算理想,但在世界许多地方,都"闹"出不小的动静:法国第一周,也"无悬念"地居于排行榜之首。

在它逗乐孩子的同时,更让不少大人感慨:中国电影本不缺资源(不只功夫和熊猫这两个中国文化的显性标签),可影人却无法把自己的文化拍成流行全世界的片子。

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了100亿元人民币(全国城市影院达到101.72亿元),不过,这其中有着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等"外援"的贡献,即便与其它媒体行业比,中国电影业其实还是个"小弟弟",只腾讯一家门户网站同年的利润就超过了它。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新近出炉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方实际拿到的海外收益甚为可怜。

长期困扰的资金与发行问题已经不再是大问题,可问题是,拍出来的影片观众不是看不懂,就是看懂了没觉得有啥意思。

近15年,被称作"国际买家购买中国影片首选去处"的"北京放映"都会如期举办,今年,访客依然盈门,可正如新华通讯社《瞭望》新闻周刊所言:"看不懂"成为一些外国片商对中国影片的印象。

 

 

 

《功夫熊猫·2》海报1

 

先看懂"它"

于是,不少影人甚至圈外人士开始琢磨起初觉得"没什么"的《功夫熊猫》到底"有什么"。

从言语表情到行为举止,这只"熊猫"怎么看怎么像彻头彻尾的美国青年,但其生就的一副黑白分明模样,很容易立即被"移情"成中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心中的"可爱"。何况,这一次他真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中国四川),更在这里展开一场中国风极强的奇遇。

比起第一集,《功夫熊猫·2》更"中国化"了。不过,有"看透"了的专家一语道破——说到底,吸收其它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经过商业包装后,再卖给全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电影工业的新鲜招数。中国著名的三维动画等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商之一、北京蓝月谷文化传媒公司(BMC ANIMATION)的首席执行官罗璇说,美国本身就是由多民族移民组成,立国之初,语言不通,文化各异,当时处于默片阶段的好莱坞电影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强迫电影创作者必须在电影中将各民族的独特元素改造得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举措变成了一柄利器,让后来的好莱坞在全球范围内无坚不摧。"

传承下来的"利器"显然也形成了好莱坞的"功夫",但这也需花工夫造就。当年,为了让《花木兰》(Mulan)更具鲜明的东方风情,几百名迪斯尼动画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远赴中国实地研究,足迹遍布许多文化名城,收集大量资料,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所讲究的凝练传神的艺术风格和平衡和谐的艺术哲学。《功夫熊猫》各个制作部门的主管同样要到中国考察,以身临其境获得灵感。而在第一部时,工作人员便大量参考中国古代艺术、建筑、图腾、服饰、食物和风景的书籍,这些通过"二手资料"整理改造出的熊猫世界,已经受到了不少中国观众的认可。

 

 

 

2011年4月30日,南京的一家影城里准备看电影的市民。


 

"这部动画片的导演之一马克·奥斯伯恩(Mark Osborne)用了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表示,必须看到,好莱坞电影创作和生产者确实花了很大力气研究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来赢得中国观众的好感。

在他看来,为了抢占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所做的大量调查研究很有针对性,由此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很有效果。早在1927年,美国商业部内外贸易司便开始发表驻海外代表有关世界各国电影市场的调查,其《中国的电影市场》报告,除详细罗列了中国的影院数量、分布情形、票价情况和广告宣传状况外,还专门研究并集中描述了中国人的电影口味,确认"美国电影比任何其它国家的电影都受中国人欢迎,他们喜欢我们(美国)大多数电影结尾的'永恒幸福'和'邪不压正'。"

当然,美国人用别人的文化元素炮制出来的东西总会走样也是事实,以中国人的思维,若要制作以熊猫为主角的动画片,绝不可能把熊猫变成武林高手,因为这跟熊猫的形象和熊猫所代表的文化,完全没有任何相干的因素。有专家认为,美国人能够制作出《功夫熊猫》就因为美国人不被熊猫背后的文化意涵"捆住手脚",不被熊猫的形象所局限,他们可以"让想象力飞",中国人有人觉得"不像话",也有人反而觉得新鲜有趣。

实际上,在被《功夫熊猫》"刺激到"之前,1998年,被贴上了迪斯尼标签的原本土生土长于中国的"花木兰"着实让中国影人吃了一惊,他们更没有想到它能在全球热映,居然让"我们的木兰"变成全世界最为人熟知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并引发不小的"木兰热"——主题歌连续数周高居美国各大音乐排行榜冠军宝座,势头丝毫不逊色于同年推出的《泰坦尼克号》"我心依旧"(My heart will go on);甚至,美国父母给从中国领养的女孩起名也叫"木兰";根据电影改编的音乐剧从墨西哥演到菲律宾,场场爆满;和卡通花木兰合影成了到访香港迪斯尼的游客必选之举……

 

电影《西风烈》剧照

 

10多年后,中国拍摄了明星出演的真人版《花木兰》,出品方之一的代表毫不讳言:"既然外国人可以用木兰的故事做出受欢迎的电影,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自己不把它们推向世界?"可结果差强人意,"失望"、"一般"等词汇不时于耳,有网民认为"感情戏过重,有跑题之嫌,恰恰丢掉了原本的精髓",甚至觉得比迪斯尼的差远了——"对自己国家的民间故事的解读还不如老外。"

"中国不乏好故事,但我们没有讲好。"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China Film Promotion International,CFPI) 总经理周铁东认为,中国的故事被好莱坞借用最多、也最成功,"《花木兰》、《功夫熊猫》在全球包括中国的'战绩'便是最佳例证。"


实际上,不少中国影人也正以好莱坞为学习对象,其中一些人不惜忍痛"抛弃"自己曾深受影响的"法式电影"理想。去年,此前曾把部分电视剧拍得"很欧洲"的中年导演高群书推出非常"好莱坞"且很"西部片"的电影《西风烈》(Wind Blast):马奔、车追、枪战、火攻一应俱全,还有人窃喜或愤然于"审查制度变宽"——目前商业片里必备的"激情",尽管为了少儿而在身体"不宜"部位打上了"马赛克"……"本片属好莱坞本土化的一次尝试。"高导演说,毕竟好莱坞制作与叙事都很有一套,很行之有效。

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提醒说,很多影人以为好莱坞很容易复制,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学习好莱坞,技术和技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中的精髓部分置换成我们的文化核心。"

在李教授眼里,《阿凡达》、《功夫熊猫》这样一些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它们传递的其实是美国精神。他认为,中国影人还拍不出《阿凡达》,但可以拍自己的科幻、灾难和战争片,完全出自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也可以把内核置换为全球和全人类的情感。"中国电影要拍出好的影片,就要坚持我们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

对目前许多影人着急忙慌想"让世界承认"的现象,李教授显得不以为然:"这么多年,中国电影一直急着'走出去',但是对于目前华语圈的观众喜欢什么,如何打动他们,电影创作者不知道,似乎也并不关心。能够为华语圈观众共同喜欢,普遍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感动所有中国人的电影至今还没有出现,更遑论在华语电影的基础之上逐渐推演出具有影响力的整个亚洲市场都受欢迎的电影。"

事实上,"老外"或同胞称一些中国影片"看不懂",实则指的是故事或人物离真实生活与逻辑太远。平均4年才导一部、至今也只拍了4片的"业余"导演姜文就始终坚持"体验生活"这种不时被淡忘或"没时间"坚持的创作传统方式,凭此,他当年不仅让首登银幕的夏雨夺得威尼斯影帝头衔,也让自己斩获戛纳特别大奖,今年又抢走"蓝筹股"冯小刚保持的国产单片票房最高纪录。

"上中央戏剧学院的时候,老师们特让我获益的,就是让做观察生活练习,整整4年都是这样。"毕业前演话剧,姜文和一女同学演老两口,剧本上写的他叫她"老伴",可他觉得叫着别扭,改成"我说"……老师同学都说"绝了!"——"这是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这位如今的大明星旧话重提。他仍打心眼儿里佩服好几位老一辈的中国导演大师的本事——其电影作品深厚的生活底子与强烈的吸引力,"让你绝对相信他们的故事"。

合说"世界语"

目前,不只外片常光顾中国,还不乏直接来拍"中国电影"(合拍片)的影人。如让-雅克·阿诺(Jean Jacques Annaud)就正在执导改编自中国的畅销书《狼图腾》。

 

雅克.阿诺在电影《狼图腾》的拍摄现场

 

去年,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47部影片中,有46部为合拍片。

"这些年来中国的合拍片数量增长比例保持在10%左右,今年的增长幅度更是比往年明显提高。"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说,过去中国电影人要主动寻找合拍机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同行主动来中国寻求合作。"中国的合拍片政策有所放宽。"她说,以去年中国电影管理部门与新加坡签订的一份电影合拍协议为例,在两国均能享受与国产电影同等的政府资助及鼓励政策。

过去不少合拍片只是资本、物资、人力的叠加,但今年的很多合拍项目,都是由投资双方共同起草剧本、商定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张恂总经理认为,双方共同编剧意味着更好地融合各国电影人的理念和文化。

当年,在张艺谋等人的影片里,"文化"是跨文化间传递共同理念与情感的最佳载体。像姜文主演的《红高粱》中的"颠(新娘)轿"和巩俐主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红灯笼,虽然后来被指为"伪民俗"而饱受国内专家学者的诟病,但一位影人则认为,张导演通过这些民俗符号,让西方观众更好地能理解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处的旺盛生命力或中国传统妇女在礼教和男权压迫下的绝望与压抑。

"还必须了解观众与海内外市场所熟悉并乐于接受的故事讲述方式,否则会失去有效对话和交流的可能性。"饶曙光说,要"走出去"的影片,在运作层面和环节中,须遵从国际化传播规则。"事实上,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经历了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变化,更加重视受众的特质和接受心理。有些中国电影在讲述故事及传播价值观时,常常忽视文化和表述方式的差异,让海外观众不明白,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排斥。"

对此,一位为法国观众现场翻译的学者心领神会。"中国战争片中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首长检阅部队,向战士们高声说:'同志们辛苦了!'而直译'vous avez de la peine!'或'vous avez souffert!'自然会令法国观众'云里雾里'的……也别小瞧翻译这样的'小事',这其实也是文化沟通的一部分。"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