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文化艺术>收藏

翰墨浓香话古砚

2013-04-17 14:56:36 来源: 作者:文|吕 冰 图|高 莹

砚台收藏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传统砚的形制极其多样,从早期的平板砚到后期的多足砚,从六朝的辟雍砚到唐代的箕形砚,再到宋代的抄手砚、太史砚,明代的门字砚,清代的随形砚,这些以端石、龙尾石、洮河石及松花江石等材料制作的砚台,都是收藏者十分看好的经典品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按考古发现所得,砚的历史早在五千年前的陕西姜寨遗址就出现了,而到了殷商时期,研磨器具已相当多了。特别是到了秦汉,陶砚更是广泛存在,如很有名的汉末央宫瓦砚就是例证。砚的历史竟是远远早于笔、墨、纸,这是很令人吃惊的,从而也说明了早期的砚主要的用途并不是为了书写。从这意义上说,这种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砚”,而是“研”。《释名》说:“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如濡也”。由此可见,砚的用途是在后来文人的广泛使用中渐渐缩小了它的用途与内涵的。而实际上,研磨朱砂或药材等其他东西都可统称为砚,这才是砚的本来含义。后来我们之所以称砚为文房用具,大概是因为别的用途并不多见,或者也正在渐渐消失的缘故。

 
海水龙纹砚

到了唐宋,我国正式进入了端、歙、洮、澄泥四大名砚的历史。四大名砚除了唐代曾先用红丝砚代替过澄泥砚外,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端砚和歙砚,几百年来的地位都未曾动摇过,也一直都最为著名。它们的优点难以尽述,亦各有千秋,但在石质优、发墨好、雕琢精良、耐人品鉴上则是一致的。

石砚的品种最多,特别是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较有名的还有鲁砚、松花石砚、菊花石砚、嘉陵峡砚、乐石砚、天坛砚等数十个品种。历史上各省各地往往都有当地产的名砚,这是普遍使用与深入研究的必然结果。如福建就曾有过将乐龙池紫石砚的辉煌,也曾被誉为“黑端”。

 
端石葡萄砚

砚既为文人书案前一生相伴的用具,其必不仅仅停留在实用的层次上,赏玩的需要也就摆上了日程。自古以来,赏砚玩砚之风甚炽,砚痴砚迷亦不在少数。大概是古人可娱乐的东西甚少,加上文人好弄风雅,砚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内涵。为砚作诗作画者不少,在砚上题词刻句的也甚多,加上砚本来就有“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古而永存”的特性,因此传承有序的就很多,也留给后人许多遐想与回味的空间,如东坡砚、米芾砚、岳飞砚、文天祥砚等就是如此。从这意义上说,文房四宝中注定了砚存留的精品最多,观赏价值也最高,被誉为“四宝”之冠也就不足为奇了。

砚的赏玩注定要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因文人的素质造就的,而石砚之所以能够几百年来长盛不衰,这恰恰也在于它契合了文人赏玩的特性。正是因为世间并无两块完全一样的石头,加上石头本身纹理的极端丰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才对这方寸之石寄寓了如许多的厚爱与深情。特别是端砚,由于它本身石质之优异,令人抚摩无尽,爱不释手,又加其石品花纹丰富多变,甚至要放入水中细细品赏才更见妙处,文人自是推崇备至,极尽美辞称誉。能够被神化的石头是罕见的,端石可谓走到了顶峰。对端砚的研究不可不谓穷根究底,对端砚的赞美不可不谓挥毫泼墨。小小一种纹理就被赋予了何等生动美妙的赞誉,这是人所不能企及的。如端砚中之青花、石眼、蕉叶白、鱼脑冻、火捺、冰纹、金银线等石品,端砚砚材出自广东端溪。端溪是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河,朱彝尊去看了一下说:“溪长一里许,广不盈丈。”溪边产的下岩砚石,质淡而细,色近白。石有眼,放在水里,仿佛绿萍红藻在飘摇浮动。唐洵《砚录》说:“端石有眼者最贵,谓之鸲鹆眼。”眼是石上的圆形斑点,大如五铢钱,小如芥子,外环许多重各色晕纹,仿佛鸲鹆(八哥)的眼睛。有一种说法,眼多石材就嫩,石嫩则能发墨,工人于是以眼的大小和多少来定价,藏砚家以眼之多少来品砚。郑逸梅记王欣夫珍藏一端砚,多至二十八眼,如同星罗天宇,于是称之为二十八宿砚。话说回来,对于藏砚家,有这么多眼,就算不发墨也是佳砚!


清代学者潘耒藏砚盈屋,他的一大爱好是独坐房中,摩挲拂拭,他的手底能感觉出每一方砚石独特的纹理和温润吗?那个用左手画山水写草书的高凤翰收藏了一千余方,其中大半自铭手琢,也不嫌累,他的一生能够磨穿多少砚台呢?闽人黄莘田家藏十方佳砚,号十砚老人,他在美无度砚上题刻谢眺的诗句:“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藏砚家对砚台的美质的确是很操心的,他们的努力使砚学成为一门引人入胜又令人不解的专门学问。

 
清代琴型砚

黄莘田也在端溪呆过。康熙年间,他做过一任四会县令兼署高要县事,端溪正好是高要的辖地。他是嗜砚如命的人,不滥用职权简直不可能,搜罗了百余枚砚材后,即被人参奏革职。他也不觉遗憾,精选了十枚请名匠制砚。当时制砚史上一位名家顾二娘正好在世,黄莘田在《香草斋诗》中提到顾二娘为他制青花砚一事:“余此石出入怀袖将十年,今春携入吴,吴门顾二娘见而悦焉,为制斯砚。”

制好十砚,他回家建十砚轩藏之,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砚癖不顾千金雠,诗成自谓万事足。”只是,十砚轩太清冷了一点,椐《榕城诗话》,他又千金购侍儿金缨。金缨明艳绝世,妙解文翰,不但是他的美妾,也是他为十砚添置的情人。白天,他把玩砚石,晚上就让金缨怀砚睡觉,说是砚得阴气,能增润滑。他的晚年贫病交加,守着十方不能吃喝却价值连城的名砚。死后,砚旋散失。

爱砚之人很多,名士也不少,如米芾、苏东坡、朱彝尊、纪晓岚、乾隆、高凤翰、阮元、吴兰修、高其佩、金农、黄任、张之洞、徐世昌、吴昌硕、康生……都是爱砚藏砚出了名的,其间不少还亲自写下有关砚的著述。砚铭是最直接的记述主人性情的方式,在砚上刻诗作句吟咏性情,记述心得体会,这种史迹看了会让人心动不已,从而直接触摸到主人那一份满足与自得。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