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文化艺术>收藏

浅绛瓷缘

2011-12-15 18:12:50 来源: 作者:本刊记者 李钺

北京各大拍卖公司的艺术品拍卖会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每当这一段时间,家住石家庄的陈建欣会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希望能在拍卖会上找到心仪的藏品。“近年瓷器价格上涨很快,已经不是一般藏家能接受的,但即使不买,也一定要去看一看,了解市场行情。”陈建欣说。

 
陈建欣 李钺摄

陈建欣今年61岁,是国家注册会计师,至今仍经营着会计师事务所,受朋友影响在 1999年接触瓷器收藏,出于对传统艺术品的挚爱使他有机会在收藏初期就收藏了一批不错的明清瓷器。回忆起收藏的这十多年,陈建欣颇有感触地说:“上世纪末可谓收藏的黄金时期,仿品还没有大批出现,价格也不高,我算入行比较晚的,但也算赶上了末班车,特别是当年石家庄文物市场不多,河北省文物总店会有一些瓷器,杂项等收藏品出售,我是那里的常客,也把那里当作我学习古陶瓷鉴赏知识的课堂。”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建欣读到了香港关善明先生的《瓷艺与画艺》和梁基永先生的《中国浅绛彩瓷》两本书,被书里清新淡雅,笔意疏朗的“浅绛彩瓷画”深深地吸引。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制瓷艺人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的瓷画新品种,给传统的制瓷工艺带来一股新的文化气息,极具有创新意义。陈建欣敏感地意识到当时恰是浅绛彩瓷收藏和研究的绝好时机,因为明清青花瓷、粉彩瓷、五彩等类型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大规模的收藏群体,学术界的研究著作也很多,研究成果已成定论。而出现年代较晚的浅绛彩瓷却一直没能引起陶瓷界和收藏界的重视,瓷器收藏的传统观念甚至把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的瓷器列为乏善可陈之列。陈建欣以为陶瓷艺术不同时期各具自己的艺术特色,从历史的角度讲是平等的,应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梅峰樵山水尊

 
陶峻山水新粉彩瓷板

从此陈建欣由比较盲目的凭个人喜好收购转向了浅绛彩瓷专项的收藏和研究,短短几年收获颇丰,藏品数量最多时约300余件。陈建欣总结了个人收藏体会,那就是把工作当玩,把玩当工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对于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陈建欣来说可谓游刃有余,于是对收藏这个爱好他便倾注了极度的热情和精力,在享受收藏乐趣的同时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2003年陈建欣与两位朋友合作出版了《浅绛彩瓷画》,三人分别从收藏家、鉴定家、书画家的角度对浅绛彩瓷的历史文化背景,收藏投资,艺术水准几方面作了详细探讨。此书图文并茂,颇受好评,甚至成了收藏浅绛瓷爱好者的教科书,也影响和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家进入到收藏队伍。陈建欣认为浅绛彩瓷之所以具有高雅艺术品位的关键在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书画家的参与,从而使其艺术水平有别于一般的工匠制瓷。据有关资料记载浅绛彩瓷的作者很多是御窑厂供职的画师和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晚清由于御窑厂的衰败,使供职的画家得到解脱,能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中随心所欲地创作,画家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作品画意盎然,雅俗共赏。这也是浅绛彩瓷在晚清民国期间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在陈建欣的藏品中有一件浅绛瓷画大师王少维的《九如图》浅绛彩绘圆瓷板,可谓他的镇宅之宝。王少维与程门、金品卿并称浅绛彩瓷画“三大名家”,特别是王少维和金品卿曾在御窑厂供职,并称御窑厂两支笔,工人物,形神俱佳,兼善山水。《九如图》是王少维代表作,在直径近50公分的圆形瓷板上,画家以放达的笔墨描绘了一处幽静辽阔之地,其中九位老翁神态各异,或席毯而坐或悠闲交谈,或蹲或站,或垂钓,亦真亦幻,宛若群贤毕至,画面取意福寿绵延。这件瓷板当时曾因卖家索价较高,陈建欣几乎与其失之交臂,左右权衡仍割舍不下,几年后重金买下,并特意为他配了黄花梨底座。“这可是许多人都想占为己有的一件,但无论如何我也不肯出让的。往往一件重量级的藏品就可以表明一个藏家的地位。”说此话时陈建欣颇为自豪。

近年,由于浅绛瓷精品难求,陈建欣也会尝试收藏一些高古瓷。河北地域历史上唐代邢窑、宋代定窑、磁州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的古陶瓷文化,特别是宋代定窑窑址就在离石家庄不远的曲阳涧磁村,宋代曾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并被世人推崇位列宋代五大名窑。身为河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的陈建欣深感定窑的价值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其深厚的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工作之余,他会忙着组织各项活动,到定窑遗址考察,召开藏友交流会,身为定州人陈建欣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通过这些努力,力求弘扬河北古陶瓷文化,使定瓷重现辉煌。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